因為首案我對這一案的心情十分複雜,又希望它特别好,又害怕它垮覺得它過得去就好。但總體來講這一案我覺得是不錯的,恢複了以往的水平。
按照我對故事的喜愛,先誇誇劇情代入和立意。這是個現代本,故事除了抽取記憶的手法外我認為都十分貼近現實。每個人有各自的孤獨,有各自的沉重。雖然沉重的原因不同,但是都很真實。他們抱團取暖給彼此快樂,找到了一個永遠亮着燈的地方。這聽起來一切都那麼溫暖。
沒有奇幻的設定,這個故事都是小人物的悲喜。嘉賓們都很入戲,有閨蜜,有父女,今天這一期我有三個點都感覺眼眶有點濕潤,一是在魏回看自己小時候快樂的記憶時,幸福的過去他卻不記得了,爸爸媽媽的離去讓他那一瞬間那麼落寞;二是張說起自己的小心翼翼,以為女兒嫌棄自己所以隻能卑微地小心地護着她連相認都不敢,他說他隻關心誰不是,這是一個爸爸的心願,隻要女兒沒有犯錯;三是何在說自己有多抱歉,在以為隻借一點點快樂卻是吳的全部的時候,那一瞬間太心酸了,脆弱的笑臉之下,每個人都在拼命抓住那一點點快樂來撐起自己。最後開啟了故事的人結束了故事,每個人都将迎來一個破碎的未來,但這個未來或許會更溫暖吧?
再來誇誇嘉賓們。
首先是誇誇昕昕。這一案裡推理貢獻、綜藝效果、劇情代入昕昕表現得很完美了。搜證很仔細,而且一直有提出自己的觀點,尤其二讨的時候那個觀點我認為很有說服力;上的時候開玩笑說拿了大女主劇本承包了一半的效果;下的部分說到過去的經曆和自己的爸爸又讓人無比心酸。很感謝昕昕進入偵探宇宙,讓我們又擁有了一個優秀的女嘉賓。
再來誇誇鷗姐。這次我們的cue流程分探,魔鬼抗推位,氣勢超強的女王。在這個位置上歐姐的辯駁我認為已經做到最好了,證據設置上沒有找到最關鍵的也是沒有辦法做得更好。(這裡我覺得如果給鷗的房間裡比如窗戶邊或者衛生間有紅粉,哪怕藏的難一點也給一個機會會更合理)成全好容易揮别過去又雙向了但又錯過,節目組你們不能給個he嗎?老嘉賓的收放自如就是可以一邊搜證一遍角色扮演一邊推拉攻防,穩定輸出的鷗姐後面常駐好不好?
第三來到大老師。大老師這個偵探的風格和人設其實他一開始就給自己設計好了:部分放權給小蒲自己更多做反差做效果。可能有人覺得他沒有盡到偵探的責任,但是所謂偵探的責任是什麼呢?沒人規定一定要偵探來cue流程,尤其在都是老嘉賓不會出大問題的情況下偵探不控場我覺得問題不大。而且大老師不是那種一定要帶着所有人走的風格,他如果不确定還非要帶着走才不好。而且全程他都在抛梗,從“高跪”開始到“鬼故事”、“GGSS”,以及大老師這種反差偵探的風格和小蒲做出來效果我認為很不錯。偶爾,有一個不一樣的偵探也不是什麼壞事~
第四說說若昀。這一期邏輯怪依然是邏輯怪,還是害我哭了一鼻子的好爸爸。若昀在角色扮演部分的信念感和那種沉浸帶來的代入感太動人了,他演什麼像什麼,而演員還這麼有邏輯還這麼細緻,隻能說若昀太強了高能玩家不愧是他。坐在何的浴缸裡解出關鍵背景以及搜出甄房間的玻璃片都十分關鍵。我這期最後完全跟着他在走,看完這期我陷入一種幸福的糾結,想看他再當偵探高能破案,也想看他再演繹下一個角色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故事。
第五說說魏晨。魏晨給了我這個案件第一個淚點,給了我下期認為最高光的發現床底下的屍體和發現張被擊打的地點不對這兩處關鍵推理,也給了我覺得下期最好笑的瞬間:“錘子,到底是誰呢?”前兩天看樂橙的總結,我感慨魏晨幾季以來進步了太多,大家記住他是因為梗王有梗,但現在除了有梗以外,他可以用角色打動你,也可以貢獻重要推理鎖定真兇。到了第七季,梗王進階成了全能嘉賓了。
第六必須要說何老師!放到最後是不想太早劇透,也是覺得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說。進入這一季,在撒撒缺席的情況下大偵探無疑進入了何老師單極的階段。在整體的局勢把握、搜證和辯駁等各方面何老師已經融會貫通。這期當然劇本設計讓鷗姐作為抗推很艱難,但更艱難的是兇手是何老師,或者說,無論哪個案件兇手是何老師都會讓抓出真兇的難度大幅提升,因為他太穩太自然。在嘉賓們都很強的情況下不會出現以前小蒲說過的配置恐懼,但這也導緻一但讓何老師把握住最有利的時機找到最優反駁點,那麼在兇手可以撒謊的規則下想揪出他難度直接加了幾倍。要怎麼稱呼這樣的何老師?我覺得他是兇手屆的大自然。
最後也誇誇小蒲吧。這一期小蒲點出直播有問題懷疑時間線造假的時候我覺得很驚豔,因為他不是說那麼長的時間線空白他覺得有問題,而是依據證據指出有掉幀,有循環的彈幕這些不合理。以及最後他的投票理由,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的情況下尊重證據邏輯,他總是學到了什麼的。
其實這一季确定撒撒缺席之後我就在期待小蒲來,又想看他表達些什麼,又想他什麼也别說。因為在我心裡小蒲是撒撒帶進偵探宇宙的孩子,從一開始像隻小獸亦步亦趨複讀機一樣的跟在撒撒身後到現在可以跟大老師一搭一唱詐魏晨,可以開玩笑說鷗姐是“毛毛蟲”。有人說他是最融入的助理,我覺得他已經是偵探家族一個小輩,依然對偵探們十分恭敬,但是可以開玩笑可以調侃,更自如也更和諧。這期從“毛毛蟲”那裡開始我就自我和解了,鷗姐那裡語氣軟軟的說大蒲“你們兩個”,案件裡出現的撒時裝和何老師最後的那段話。嘉賓們在成長,外部環境在變,連第四季被撒撒帶進來的小蒲都從撒微笑陰影下的蒲練習變成了能正經唱一首歌也能現場數人數的蒲練習,但大偵探一直在這裡。
我願意相信,一直不斷成長,會有重逢的那天吧?如果燈一直亮着,我們喜歡的嘉賓也會有能回來的那天吧?我相信且這樣期待着。
願大偵探成為一盞不滅的燈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