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運可以在大一的始業教育,聽到羅攀老師的講座
2016年,在拍攝《我不是潘金蓮》時,羅攀老師也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改變。拍攝電影的難度主要有:籌備時間短,數次換劇本,投資公司加壓。
一開始,馮小剛給羅攀團隊幾稿劇本,當攝影組花了一個月籌備差不多時,馮導又給了最後一版。這個時候羅攀才知道:
哦,原來《潘金蓮》是一部現代農村婦女打官司,而不是古裝劇。
本部電影最引人争議的部分,就是全程有别于大多數電影的非常規構圖,即方圓之間的交換。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時候是“圓”,什麼時候又變成“方”。
簡單概括一下:李雪蓮在農村的故事是“圓”,去北京告官的故事是“方”。
圓形作為中國古典藝術常用手段,無論是蘇州園林的窗戶,還是古代花鳥畫,柔和的線條配以圈中的景,整體呈現出南方水鄉文化的美感。
電影大部分構圖為圓形,所以畫中的景拍的就很細緻,構圖也很考究(多為對稱構圖),讓觀衆覺得看電影就是在看中國畫一樣。
對于方圓之間的轉換,拍攝時可謂難倒了劇組。如何才能找到一柔一剛之間的交換呢?
羅攀老師說,有一次劇組去八達嶺長城堪景,大家坐在大巴車上,對構圖轉換都毫無頭緒。這個時候,大巴開進一個隧道,眼前變黑,緊接着當大巴從隧道開出的一瞬間,隧道出口拱形亮光變成視野範圍可見的全景。
這不就是圓→方嗎?!
大自然給予的最自然的轉場,就是電影的第一次圓→方轉場,李雪蓮第一次坐車去北京告狀。
當李雪蓮發現告官無希望時,從寺廟燒香後回家。這段拍攝,羅攀老師說,當時他看到寺廟的圓形窗戶,就讓範冰冰站到窗前,1/3構圖,完成了第二次轉場。
這一段沒有任何相似性轉場,隻是在戲後台談到李雪蓮有沒有去北京,然後直接轉場到北京的大巴。可能因為這一段的主角不是李雪蓮,所以導演和DP就沒有用巧妙的轉場。(隻是我個人的理解)
幾年後李雪蓮不再告官,而是開了家牛骨湯店。黃藍色調為主帶有年代感的餐館占據畫面中間1/3位置,左右兩側的黑色牆壁讓觀衆仍然覺得是方形構圖。
當李雪蓮入畫,一段跟鏡頭的推進,使得明亮的餐館撐滿整個畫面,這是電影第一次出現全畫幅場景。
在講座中,羅攀老師分享到,當時究竟是堅持自我拍方圓,還是常規拍攝,也決定了他能否繼續工作下去。
制片方認為普通觀衆難以接受非常規構圖,因此要求換成常規畫幅,要不然羅攀第二天就可以收包走人。
第二天,馮小剛找到羅攀,本以為自己會被開掉,沒想到馮小剛說,這個劇組誰都可以走,但你羅攀不能走。我隻聽你一句話,是拍圓還是不拍,我隻要你一句話。思考許久,羅攀告訴馮小剛:
馮導,我要拍圓。
好,那就拍圓,然後《潘金蓮》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樣子了。
“往往一些簡單的呈現,它的背後往往并不容易,充滿了坎坷,灌注了許多心力。”
羅攀老師如是說道。感謝羅攀老師能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為我們呈現出美的作品。
還有一個小故事,電影片頭的油畫,原本是古代春宮圖,但因為有太多的裸體,過不了審,所以繪畫已經接近過審的最邊緣了。
對于本片的理解,有很多大大寫了影片,我不再過度解釋。現代官場現形記,簡單的問題弄得這麼複雜。
這讓我想起餘華在小說《第七天》裡寫到的小片段,一個小警官在追案時被害,他的父母就每年在人代會期間去北京告狀,為了防止再惹事生非,每年到人代會時,地方政府就派人帶這對老夫妻遊山玩水,光是遊玩的錢就是一大筆開銷。
結尾來個小彩蛋,羅攀老師友情客串嘎嘎嘎
(所有内容來源羅攀講座,271電影截圖,原創,禁二傳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