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身公寓》(1968)導演:吉恩·薩克斯
《單身公寓2》(1998)導演:霍華德·達奇
兩部電影主角都是這對性格迥異的朋友,奧斯卡豪爽大方,但從來攢不下錢、馬虎邋遢,菲力細緻整潔,可是過于唠叨瑣碎。
第一部裡,奧斯卡離婚後一直獨居在一個像垃圾場一樣的大公寓裡,在菲力被離婚後收留了他,有些情節比較搞笑,整體平淡。

第二部講三十年後,這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因為兒女的婚禮重逢,上演了老年公路片。第二部非常好看,一路上笑點很多,兩個人的性格經過細微調整也變得更自然更有火花,情節也更緊湊。

如果沒有看過第一部,完全可以直接看第二部。我是按順序把兩部電影連着看下來的,看的時候搞笑之中還有點感慨,三十年一晃就過,當初潇灑矯健的壯年男人,一眨眼就變得老态龍鐘。電影結尾他們在機場道别,兩個人都有點不舍,好朋友能夠常常在一起玩多好,這麼大的年紀,誰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了呢?

2.《完美的世界》(1993)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硬漢之所以成為硬漢,大概是因為這類人總是冷靜、細心、能幹、勇敢,如果再加上和小朋友的一點柔情,又有了人情味,所以硬漢永遠具有吸引力。硬漢搭配小朋友的公路片,非常推薦。

3.《殺手沒有假期》(2008)導演:馬丁·麥克唐納
電影有點晦澀沉悶,但也有些英式幽默在裡面的,比如黑幫老大拿着槍追人,追着追着需要掏出地圖看一眼。整體上是個合理的完整的故事,如果有耐心和細心的話,可以看一看。

4.《将軍号》(1926)導演:巴斯特·基頓
巴斯特·基頓不止是導演,還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在美國默片時代以“冷面笑匠”著稱。如果你喜歡成龍那樣巧妙的打戲的話,應該也會喜歡這部電影。《将軍号》上演的是鐵路追逐,沒有想到一條單純的鐵軌可以拍出這麼精彩的追逐戲,情節巧妙,很有意思,非常推薦。

5.《唐人街》(1974)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電影講了一位私家偵探卷入了一個地方性的大陰謀的故事。電影的觀賞性一般,但是如果把情節脈絡梳理出來,再去看一下分析電影背景的影評,就覺得還不錯,如果沒有這個閑心的話不要看了。

6.《被綁架的小孩》(2003)導演:加布裡埃萊·薩爾瓦托雷斯
整部電影有一個場景非常吓人,但是完成了驚悚任務後,其他部分還是比較溫情的。小孩有的善良有的邪惡,大人對别人的孩子冷漠無情,對自己的孩子呵護疼愛,至少電影拍出了一點點人的複雜性。小男孩米歇爾在冒險的時候會自言自語,說出來的話非常美,内容與電影畫面相呼應,簡直像一首詩,推薦看看這部電影。

7.《熱天午後》(1975)導演:西德尼·呂美特
電影前半部分非常好笑,搶劫犯和銀行人質有一種微妙的默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相處很好;後半部分讓人有些看不懂,需要看看明白人的影評才稍微理解,可能這是時代和文化的差異造成的,總之這部電影還是推薦看的。

8.《從海底出擊》(1981)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
二戰期間,德國利用神出鬼沒的潛艇在海戰中無往不利,這部電影就是從德國潛艇的視角拍的故事。一開始有點沉悶,但是前期越悶,後期起了波瀾以後越刺激。
可能是德國導演拍攝的電影,沒有對戰争進行什麼讨論,隻是表現了士兵們在潛艇裡的生活。他們在茫茫大海上漂流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和另一艘德國潛艇相遇,兩邊的人都非常激動,開心過後冷靜下來分析,這不對,我們兩艘潛艇的航迹不應該如此接近;潛艇上有很多人,日常工作根本用不了那麼多人,一直到潛艇被炸壞,所有人快速動起來修潛艇我才明白,多出來的人是用來維修潛艇的。

如果是軍事愛好者,可以看看這部電影。
9.《地雷區》(2015)導演:馬丁·贊裡維特
這部電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可能導演能力不夠,拍得有些局限。二戰後德國戰敗,德國俘虜被用來拆除他們當初埋下的地雷,俘虜們很多是十幾歲的孩子,在排雷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斷送生命。

我理解的是這部電影想從另一個角度表現戰争的殘酷,戰争不是這些十幾歲孩子的錯,戰争結束後也不該這樣對待這些年輕的俘虜。那麼孩子們除了饑餓和恐懼以外,對戰争有什麼反思嗎?他們想過誰把自己送上了戰場嗎?想過自己錯信了什麼嗎?想過日後自己要怎樣面對戰争與和平了嗎?
這部電影不如《西線無戰事》,可以去看看那一部。
10.《倒扣的王牌》(1951)導演:比利·懷爾德
在一件值得新聞報道的壞事發生時,如果我們不是有關部門的人員,那我們最好不是新聞的主角、不是和主角相關的人,也不要做胡亂湊熱鬧的人。

這部電影還是可以看一看的,至少有事發生的時候,别去做那個架起摩天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