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與藝術創作息息相關,所以在讨論短視頻時代如何影響藝術創作之前,不放先說說何為“短視頻時代”。

什麼是短視頻時代

改革開放之後,在90、0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之時,傳統的報紙和收音機的傳統媒體的正統地位就開始動搖,尤其是在00年代電視作為新興媒介的影響力甚嚣塵上,逐步達到主流媒介的地位。到2003年,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突破5000萬,省級以上電視台制播系統的數字化達到90%以上,“電視時代”正式開始;直到2018年迎來現象級事件,在2016年上線的“抖音”瞬間爆紅,直到現在全球日活躍用戶達到驚人的6.8億,加上全球疫情這一重大人類事件的推動,“抖音”聲勢浩蕩的完成對電視媒介地位的争奪和消解,全球正式“短視頻時代”。根據曆史,我們可以大概的推斷,媒介時代的更替是對傳統媒體話語權的反叛與争奪,也是更加個人化和反傳統權威的曆史進程,是新權威的建立。所以,“短視頻時代”可以被理解為:個人記錄權和社交媒體的權利擴大,且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媒介帶領的一次社會流行文化符号的更替現象。

媒介如何影響創作

媒介實質上是藝術作品傳播的承載,媒介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藝術作品表現形式的更新從而順應所處時代對于文藝作品表現的需求;而這種在時代浪潮下,由媒介更新所引發某類文化符号在全球場域内成為主流且被追随的現象,我們可将其稱為:流行文化;當下全球的大部分電影創作也是迎合當代流行文化而進行的。

首先,流行文化的概念是由于全球化推動的。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刺激了初代的電子媒體的産生,如電影,20世紀初期格裡菲斯之後,電影成為第七大藝術,同時在全球的風靡,尤其二戰之後,新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發達讓美國電影帶到世界大部分國家,這時候,“美國夢”成為世界的主流,甚至影響力持續至今,是極為成功的傳播案例。其次,媒介的更替會引起文化領域的“騷動”。

就像現在短視頻引發的種種亂象一樣,但是這樣的事件在曆史中早就有過先例,比如香港電影高速發展之時,青少年對暴力電影的内容進行“模仿犯罪”,香港社會治安難上加難,但是也因為表現形式的多元也誕生了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在千禧年蓬勃發展的電視産業帶動了“追星潮”的出現,以節目《超級女聲》為典例,粉絲瘋狂的行為在現在看來依舊歎為觀止,但是同時引起的“Y2K藝術”,以先鋒和激烈的表現形式推動全球的女性平權和性解放運動。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媒介更叠的初期,流行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往往是激烈的,而且由于互聯網時代信息的爆炸,短視頻憑借獨有的媒介優勢,更容易形成病毒式傳播,就像電影《瞬息全宇宙》在網絡平台的爆火以及院線票房的豐收。

最後,流行文化中最為重要的“流行”部分,其實就說明了流行文化的特性:依靠媒介發展,同時易于傳播;所以,流行文化憑借自身獨有的傳播優勢打破了階級屬性,使藝術有了一個落地的表達,即大衆化,比如許多“學院派”在現在主流的短視頻平台抖音或者YouTube開設賬号,參與到當代流行文化的競争中。但是流行文化具有的負面效果也是巨大的;其強娛樂性和不可控性對于現實生活是一種侵蝕。在流行文化無限制的蠶食中,受衆容易失去獨立思考和嚴肅的能力,對于現實的社會事件逐漸脫敏,娛樂至死。同時流行文化中帶有的商業性和可複制性,容易使得資本下場逐利實行壟斷,程式化創作和抄襲層出不窮,作品的版權成為嚴重的問題,就如這次《瞬息全宇宙》因為呈現的元素過多而出現的抄襲争議一樣,但其實這不是第一次,去年由Netflix出品的韓劇《鱿魚遊戲》也深陷抄襲的争議風波之中。

複古與新潮,創新與借鑒

短視頻的藝術創作可以看做是用新興的技術來實現複古風的回潮。比如我們看到抖音上“古風”、“港風”的輪番轟炸,以及經典好萊塢時期的以卓别林為代表的一系列經典電影的剪輯片段和解說,尤其是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經濟低迷社會發展停滞加上國際形勢動蕩;人在不穩定的環境會尋求一種“安全感”,所以相較于先鋒的電影,音樂等藝術運動,觀衆的喜好會更偏向于保守的創作導向;藝術創作日趨複古化和保守化,且依托短視頻這個媒介的特性,視聽藝術創作逐漸被碎片化;複古潮加快餐化的驅動下,“短視頻電影”就誕生了。

《瞬息全宇宙》如何在表現形式上契合流行文化

如果觀衆閱片量足夠大的話,會發現《瞬息全宇宙》是一部“拼貼式的電影”;在其身上可以看到老式香港武打片如劉家良的《打神》或是唐季禮的《紅番區》的影子,當然以及對表現主義電影的複刻,身份變換和穿越的設定仿佛回到了以今敏和楊淺政明為代表的日本動漫作品上。而上面提到了和電影風格相似的例子,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老電影,這就涉及到當代流行文化的一個要素:複古。從表現形式上看。《瞬息全宇宙》平行宇宙的設定增加了表演的豐富性,猛烈且随意的使用所有視聽語言,包括1.33:1、1.85:1、2:1、2.39 : 1四種畫幅的交替出現來為叙事做輔助,大量視線剪輯,加上詭谲又華麗的燈光效果,讓視覺表達以至奪人眼球又足以讓觀衆大呼震撼,用信息高密度的轟炸來給觀衆營造視聽體驗上的爽感。但是這樣的視聽轟炸帶來的問題就是信息過載,留白過少導緻沒有回味的餘地,加上大量的元素并不是獨有的創新,反倒是對90,00年代Y2K藝術表現元素的提取和借鑒,且以現在短視頻流行的非線性剪輯技巧為包裝,更像是一次視聽語言的大整合;所以就算套上了“新表現主義電影”的營銷宣傳手段,也改變不了表現形式“複古”的事實,但是對于普通觀衆也足夠奏效。但是,從表達内容來看,如果隻是對流行文化的附庸,也不至于會在全球範圍内引起讨論,所以在複古的呈現裡面,也有反複古的表達。、

《瞬息全宇宙》如何在表達上反複古潮流

表現形式上對流行文化的迎合和内核對于複古潮流的反抗,讓《瞬息全宇宙》成為了一部“矛盾”的電影。抖音等社交短視頻平台關于《瞬息全宇宙》最熱門的片段是母女二人在石頭的宇宙的橋段,是電影虛無主義的直觀呈現;其實反觀整部電影,母親在每一個宇宙裡面都是一個刻闆印象的集中呈現,電影中每一個宇宙之間相互獨立,對于彼此之間而言是不存在的,而“不存在”就是《瞬息全宇宙》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但是如今的時代環境和文化潮流之下,這樣虛無主義的表達無疑是逆時代和逆潮流的。短視頻的藝術創作可以看做是用新興的技術來實現複古風的回潮。比如我們看到抖音上“古風”、“港風”的輪番轟炸,以及經典好萊塢時期的以卓别林為代表的一系列經典電影的剪輯片段和解說,尤其是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經濟低迷社會發展停滞加上國際形勢動蕩;人在不穩定的環境會尋求一種“安全感”,所以相較于先鋒的電影,音樂等藝術運動,觀衆的喜好會更偏向于保守的創作導向;藝術創作日趨複古化和保守化,且依托短視頻這個媒介的特性,視聽藝術創作逐漸被碎片化;複古潮加快餐化的驅動下,“短視頻電影”就誕生了。如果觀衆閱片量足夠大的話,會發現《瞬息全宇宙》是一部“拼貼式的電影”;在其身上可以看到老式香港武打片如劉家良的《打神》或是唐季禮的《紅番區》的影子,當然以及對表現主義電影的複刻,身份變換和穿越的設定仿佛回到了以今敏和楊淺政明為代表的日本動漫作品上。而上面提到了和電影風格相似的例子,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老電影,這就涉及到當代流行文化的一個要素:複古。從表現形式上看。《瞬息全宇宙》平行宇宙的設定增加了表演的豐富性,猛烈且随意的使用所有視聽語言,包括1.33:1、1.85:1、2:1、2.39 : 1四種畫幅的交替出現來為叙事做輔助,大量視線剪輯,加上詭谲

短視頻的複古的核心是與娛樂化,而《瞬息全宇宙》虛無的表達将娛樂化的命題嚴肅化,表達上的留白,讓觀衆可以在電影視聽狂轟濫炸下得以喘息;且因為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在“内卷”之後出現了“躺平”、“擺爛”等熱詞,電影中的虛無主義和當下生活環境契合,加上雞湯式的台詞和母愛作為情感外殼,整合上“美國亞裔”、“女性主義”、“穿越”、“獨立電影”等宣傳标簽,以及狂轟濫炸的視聽手段,很自然的引發了全球範圍内的讨論度。其次,因為短視頻碎片化的特性,拼接風格明顯的視覺傳達能夠發揮極大的傳播優勢,全球的爆火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