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線天光入暗河,劈波斬浪斷枷鎖——大男主不是獨美,是群星閃爍:

1.特效美。

作為一個看着《新白娘子傳奇》長大的80後,我對特效的要求一直很低,隻要故事足夠精彩,“5毛錢”特效的劇也不是不能看。

然而近些年來,電視劇的節奏越來越慢,角色的智商越來越差,情節也越來越水,我甯願看小說,也不再輕易打開一部電視劇了。我對特效的記憶還停留在過年時,被嘲出圈的那“三個腦袋”上。

...

2.服化道美。

除了特效,打開暗河傳的另一個印象就是畫面美。《暗河傳》的服化道極其精良,一桌一屏,一花一茶,各自有各自的兵器,各自有各自的衣飾。

連配角兒和路人都有自己的妝造,如百花樓招待喆叔的老鸨,回憶裡的溫媽媽,賭坊裡的紅衣女老闆……即便出場不多的紅嬰,在當鋪擺渡之時;同昌河一起沖入水官的孤虛之陣,坑死天、地兩官那裡,僅是短短幾秒的戲份,她的造型也都美得十分有特色。

...

3.角色美。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美。感謝龔俊拉高了導演選角的上限,于是有了《暗河傳》的星月同耀,相映生輝。

...

然而當他看見,曾并肩而戰的蘇昌河,貪戀手中的眠龍之劍,舍不得,放不下,又怕他這匹沒有龍頭的馬瘋起來,不管不顧,将一衆人拖入不可預知的深淵,終緻傷人傷己。于是他便也留下來,帶上大家一同劈波斬浪,掀了天啟城,燒了萬卷樓,徹底斬斷他們身上最後的實質枷鎖。

人人都愛蘇暮雨。

他像是一道光。但又并非噴薄灼目,豔光遮蔽整片天幕的炙陽。而是沉在天穹正中的那輪秋月,潔白無瑕,暖玉生煙,有着獨一無二不可忽視的美。然他又是深邃内斂的,胸懷之大,足以包容承托起整片天河。

在他的月華之下,星光同樣耀眼。有至死都未活個明白,可憐到大招也沒來得及出一個的謝霸;有錯退一步,注定一曲悲歌的琅琊王;有僅僅幾個鏡頭,卻“死前成名”的毛蛋;有同兄弟誤會了大半輩子,關鍵之時能挺身換死的克叔;有争也執着,退也灑脫,得以全身而去的蘇家家主;有又傻又酷,狠戾瘋魔,隻為自己而活的慕詞陵;有背負家族榮耀,滿腹算計,變成了陰毒小人,惜敗羽化的慕子蜇;有把心自囚,兇悍冷厲,半生寂寥如獨狼,臨終才得見溫情,生死放下的大家長……

悲歡離合,善惡嗔癡。

在“為何而生”這個大命題裡,每個角色都活出了自我!

這才是真正的江湖,這才是真正的武俠!

這才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三、 《山河令》不是他一路而來最初的起點,《暗河傳》也絕對不是他未來的最高點——龔俊本就足夠優秀,卻又真誠又努力:

了解過龔俊本體的薩摩耶屬性,見過把瘋批和易碎結合到極緻完美的溫客行,乍一見到蘇暮雨,才會有頭皮發麻的驚豔感。

我看人說蘇暮雨前期是“活人微死”,很是貼切,那種沉靜裡泛着微波的感覺很難演,也很吃虧。劇的前期,無論是演技還是人設,他這個大男主都不怎麼出彩。是随着故事的慢慢展開,他的清輝才似是冷月初升,新雪覆地,沉靜地鋪滿了人間。

這對他來說,是個前所未有的嘗試。

如今來看,他的嘗試無疑是成功的。

《暗河傳》是自《山河令》以來,我最喜歡的一部劇。情節跌宕,毫無贅筆。朝堂權勢和江湖血腥糾葛之中,善惡難辨,人心複雜,期間的親情、友情、兄弟情……更顯難能可貴,觸動人心。

原著作者是個很善于講故事的人。

龔俊也是一個勇于嘗試的好演員。

他演活了一個蘇暮雨。

可能如他一樣,有着優秀演技的人有很多;如他長得這般出色,出色到不必别人讓裝,不必主角濾鏡,不必亂改劇本給自己加戲,不必搶别人高光來凸顯自己的男主有很多;如他般肯裹着裡三層外三層的戲服,忍着過敏戴着厚厚的頭套,頂着40度的太陽,盡可能的不用武替,在夏天的橫店把打戲拍了一遍又一遍……的演員也有很多。但能把以上所有,集自己一身的人,我目前知道的也隻有他一個!

他如此真誠,如此努力,如此優秀!

所以他一定會走得很遠!

十年積澱,《山河令》不是他一路而來最初的起點,《暗河傳》也絕對不是他未來的最高點。

無比期待《暗河傳》的結局,也無比期待他下一部更成功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