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能從不同角色身上看到30多歲人的不同愛情觀,即便有些小角色戲份少的可憐,但是每個人都很有說服力,感覺身邊就有這樣的人。還能看見主角向井君對愛情的迷茫,進行的各種嘗試,對未來的不确定狀态。

波琉的角色是我共鳴最大的。她是個有主見的獨立女性,經常站在高手的姿态毒舌犀利地點評男主的戀愛,但實際上面對自己的戀愛卻明顯非常不擅長,她形容自己隻喜歡聖代最上層被華麗裝飾的部分,在戀愛的初期,雙方不确定對方的心意,好好地打扮并努力展示自己性格中美好的那一面,波琉深知這種多少端着架子的部分随着戀愛階段的推進必定會走到下一步,即雙方以更全面更真實的自己面對對方,勢必會看見對方不加修飾的樣子,更真實更全面的樣子,而這樣不如最初那麼美麗,因為隻想要初期的美好,不願面對後續的階段,波琉選擇在進入這一階段前主動結束關系。當向井問她,現在和心動對象進展如何時,波琉說,“非常好,現在是我們的高峰期。” 這種形容的潛台詞是,當再進一步,我們的關系就會越過高峰開始下降,令我想起這句據說是三島由紀夫說過的話:

也許是天生懦弱的關系,我對所有的喜悅都摻雜着不祥的預感

向井君聽到的反應是,woc不敢以真面目示人這某種程度是極端自卑的表現吧,你到底為什麼自卑啊?波琉不置可否,所以這位漂亮聰明工作厲害對人也落落大方有主見的漂亮姐姐為什麼會自卑呢,電影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因此得不到答案。而到最後,波琉也隻是被男主的感情觀影響了一些,卻沒有做出重大突破,這也是我覺得這部劇最閃光的其中一點,非常貼近正常生活。畢竟很多東西不可能說變就變,即使她已經30歲了,要放國産劇裡肯定是個成熟穩重的大人了,這部劇卻講出了當代30歲人的狀态:依然有很多幼稚的想法,有很多自己都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自己都描述不出的心情。

前幾天聽播客,嘉賓是一位30+的國内女演員,講到國産劇中的女性基本隻有兩種,初出茅廬的少女,而一到了30歲往上,要不就是當媽了,要不就是成熟風韻熟女,這與真實的現在的30歲人群是脫節的。當時的演員用可愛的聲線戲稱:“我這種30歲的小夾子怎麼可能當媽呢。” 而近年的許多部日本影視卻截然相反,他們刻畫真實的迷茫不确定的30代青年人甚至做出了流水線的效果,劇場、唯有想死的夜晚、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四重奏......希望影視的高層們重視下這個問題,不要再想當然地繼續過時的套刻闆印象了,很快就沒人會買賬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