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面試、打卡上班、競選評優,《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前兩期就呈現出強烈的職場感,通過職場化的方式去選拔solo女歌手,培養更務實、更全面的音樂榜樣。
有一顆“老靈魂”的複古女孩洪一諾、出道多年業務能力依然過硬的BY2、風格前衛的李澤珑,“外酷内慫”自帶潮流風格的Veegee……這一次女生季的選手們顔值在線、個性鮮明,每位選手身上都帶有記憶點。
不管是出自start賽道的新人選手,還是restart賽道的前輩選手們,都需要進行限時自我介紹+自我展示,接受星推官的面試考核。
從面試前的緊張到等待結果的忐忑,《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海選,俨然就是現實版的大型招聘面試會現場。
近年來,流量效應加劇,大衆習慣于仰望明星,漸漸忘了歌手的本質也是一種職業,和普通的教師、白領無異。
《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前兩期的面試會,真正把女歌手預備役放置于職場環境中,讓她們來還原真實的歌手生态環境,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現實職場的普世化展現。
節目中的新人和“老人”的對壘,不同等級的星級房,既是娛樂圈行業浪潮洗禮後形成的局面,也完全對應職場中的競争機制,既保證了節目的戲劇化看點,同時也讓用戶有代入感,映射到自身的職場感悟,收獲更豐富、更有價值的職場思考。
選手 —— 新老solo競争
2019年綜藝的上半場,多檔團體音樂選拔類節目延續了“團隊”的概念,混戰輪播,觀衆期望能看到更多有新鮮感的綜藝節目。
而《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差異化打法在于選拔solo女歌手,打造未來音樂榜樣。
差異化,也就意味着獨特性、可看性。
正如孟美岐在第一期中所說的,“團體大部分時候是可以包容你的缺點的,但個人的話,你所有的缺點、優點都會被看到。”
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缺點就會全部暴露,所以solo更難、更考驗選手的能力。而對于一檔節目來說,也更具有可看性。
對應到職場,注重個人solo的能力也更具現實意義。在職場上需要團隊作戰,也需要獨當一面。自身之于團隊的價值,之于公司的價值,更多還是在于solo的能力。
在模式創新和差異化呈現的基礎上,《明日之子》水晶時代更加注重場景的真實感和職場人現狀的呈現,剖析職業化歌手成長道路上的既存問題和潛在羁絆。
《明日之子》水晶時代所做出最大的改變,就是三賽道變雙賽道,将選手分為start賽道和restart賽道。一邊是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另一邊是經驗豐富的再就業職場前輩。标簽更凸顯,沖突感也更強。
兩期節目下來,兩大賽道之間硝煙彌漫。自告奮勇的新人任丹露一開局就為start賽道奪得了3顆星,随後同為start賽道的蘭西雅又再創4顆星的全場新高,洪一諾更是首位六星選手,讓出師不利的restart賽道更加不安。
展示了歌唱、原創、街舞能力的restart賽道選手周梓琦隻拿到2顆星,音色特别被高曉松簽約的原創歌手周子琰隻拿到3顆星。restart賽道選手們面臨着星推官孫燕姿所說的“瓶頸期”,被以往的經驗所束縛,與肆意生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人相比并不驚豔。
而接下來,“高開”的start賽道連續送走四五名選手,被低氣壓籠罩,而restart賽道在座的選手依然數量可觀。
第二期節目,restart賽道個人風格鮮明的李澤珑、張钰琪接連得到6顆星的肯定,又讓start賽道的新人們見證前輩的實力。
“老人”和新人的對壘,同時也是當下行業現實的縮影。“老人”面臨着新人的沖擊,新人又要沖破“老人”的市場防線,去開拓創新。
新人、“老人”,其實是職場人的不同階段。沉澱經曆後,每一位新人都會成長為“老人”。在節目中,restart賽道的蘇北北,面試時表現出屬于新人的緊張與局促,不服“打壓”;而去到二星房後,她又自告奮勇成為那個給“職場小白”打氣的前輩。
随着藝人經紀模式的不斷完善,藝人職業化已有初步趨勢。單純的流量和便捷的造星套路已經無法滿足藝人各方面的學習需求和上升渴望。
《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引領着歌手預備役構建專業壁壘、多維發展,更引領着歌手職業化轉型升級的潮流。為行業發展變革輸送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讓新人歌手進入主流市場将更加有迹可循。
星推官 —— 多維輔助成長
除了升級賽制,更換嘉賓陣容也是綜N代創新發力點之一。自2017年第一季走到如今的第三季,《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星推官陣容也迎來了新的升級。人數更多,也更加多元化。
孫燕姿、華晨宇、宋丹丹、龍丹妮、毛不易、孟美岐,每個星推官都代表了一種評判角度。從面試開始,到對職場新人的培養、打造,以至于後續的小考大考檢驗都讓歌手預備役加深對這一職業的全面理解,便于對日後的職業生涯進行長遠規劃。
正如星推官龍丹妮所說,在這個大型公司面試團中,有聲樂指導孫燕姿、舞台指導華晨宇、人力資源宋丹丹,而毛不易、孟美岐則代表着公司前兩年的“六星員工”。
星推官的選擇邏輯,既從娛樂、歌手行業出發,又以現實生活為坐标原點。
在《明日之子》水晶時代投射的更大的社會職場中,每個職場新人也需要接受公司内不同職能人員的培養和考驗,需要來自不同維度的訓練和成長,才能錘煉出更為強大的綜合職業素質。
職場最重視的莫過于專業能力角度。星推官孟美岐現場教選手表演《撐腰》,每一個細微的眼神、動作,舉手投足都展現了導師的風範。在職場上能收獲前輩專業上的指點,必然會助推自己的成長。
孟美岐在女團音樂綜藝節目中出道一年,同樣作為女性的她在競賽中的努力、困惑和收獲對于參加節目的學員們來說是最直接、最親近的經驗。
孫燕姿作為華語樂壇的天後級人物,在專業表現方面頗有心得,能在節目中分享她在音樂生涯不同階段的經驗。面對周子琰為代表的一批restart賽道選手們,孫燕姿準确指出她們的症結,卡在了瓶頸處,無法上升。
宋丹丹雖然并非音樂專業出身,但對音樂懷有熱情,退休後還開始學習鋼琴。她代表着音樂愛好者們,同時也能用她40年演藝生涯的經驗告訴學員們如何去面對歌手這條道路上的高潮和低谷。對于初出茅廬的吉揚柳等start賽道的新人們,給予肯定和鼓勵。
龍丹妮則更多從專業和産業的角度幫助學員們學會如何去面對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第二期最後一名選手Veegee,得到了5位星推官的認可,進擊6星就差龍丹妮的一票。但龍丹妮刻意維持了5星的局面,希望打磨去選手内心的浮躁,使她能夠有更好的綜合發展。
而華晨宇和毛不易作為新生代的創作型實力歌手,與《明日之子》緣分頗深,因此他們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幫助到學員們。華晨宇對蘭西雅、王子慧等幾位選手雷鬼風格音樂的點評盡顯專業水準,毛不易則從原創角度出發,點評幾位原創歌手的歌詞,指出優點和不足。
星推官們各有分工,又在節目進程中整體賦予這些懷揣有夢想的女孩們多維素質,真正傳輸在這個行業得以長久走下去的關鍵。
星級房 —— 職場微妙百态
矛盾沖突點是一檔節目的看點所在,激化的矛盾往往會讓節目充滿爆點和話題。近年來有些綜藝節目通過嘉賓摩擦産生的噱頭收獲關注,但同時也會極大程度地損害節目口碑。《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創新的借助星級房的設置,來完成實現選手間自然産生的多重看點。
不同星級房代表不同的成績等級,由此産生的競争和激勵機制,增加了節目的矛盾沖突點,同時也完成了對職場生态和衆生相的描繪。
不同等級的星級房本身就是一個競争晉升的體系。等級相同的星級房中,選手共同相處、互相學習,同時彼此之間也是亦敵亦友的微妙關系。
而由一星到六星的進階之路上,每一位選手都會經過其他人的房間。星級房中的選手,看到或強或弱的對手們,心理上也會産生微妙的變化。
星級上的沖突、戲劇化的情緒起伏,都是節目的看點。
被戲稱為節目第二對“雙胞胎”的大牛和王子慧,實力相當,都得到了星推官們的5顆星,進入五星房。“撞款”之後,競争在所難免。選手大牛就面對鏡頭坦言,要形成良性的競争關系。
還是學生的新人選手馮希瑤,從一開始的沒有人注意,到得到6顆星的認證後一路暢通無阻進入六星房,得到每個房間選手的矚目。從默默無名到備受關注,馮希瑤完成了戲劇化的“升職”。
《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完成了職場生态在音樂綜藝節目中的正向投射。
競争、晉升,其實都是職場最熱門的話題點。層層遞進的星級房猶如現實職場上的優秀員工評選,激發大家鬥志的同時,也是殘酷職場生态的真實展現。顯示出節目組希望打造一個更加專業化、系統化、職業化的進階新通路的決心。
此外,節目對字幕的職場tips知識點的設置也很用心。“自信與獨特是你的魅力來源”、“Follow時代 肆意生長”、“作品是Push自己的最強方式”等tips,放之生活、職場皆準,不僅适用于選手,也适用于屏幕前的觀衆,适用于每個身處職場的人。
注入創新因子,開啟職業視角,《明日之子》水晶時代跳脫出以往綜藝節目選拔歌手的固有模式,在賽道、賽制、導師組合等方面不斷創新升級。
從呈現效果來看,《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歌手選拔綜藝,而是在音樂綜藝的基礎上,創新賦予了“職場”的概念。以歌手這一職業切入,加蓋節目的現實意義和高級質感。
而推動歌手選拔與培養邁向職業化之舉,錘煉了節目打造未來音樂榜樣和平台造血的能力,也助力歌手選拔培養模式進入更加完善的可複制化階段,不斷給行業帶來創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