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上線了一部央視出品的微短劇《今人不見古時玥》,由央視知名主持人王冰冰主演,說實話個人感覺央視沒有把王冰冰用好,随便什麼節目活動都讓王冰冰去,可着流量薅,完全沒有個人 IP 化打造,王冰冰長相甜美,讓她來演短劇确實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我看到相關報道說這個系列是“王冰冰三部曲”,這部戲裡有意讓王冰冰演了戲份沒那麼出彩,但卻更加接地氣的角色曉玥,這個設計看得出創作團隊是想出好内容的,沒有因為王冰冰是最大的流量就把什麼好都給了她,而是選擇了更“适合”的角色,王冰冰的發揮也可以說很不錯,立住了,至少沒有擠眉弄眼大喊大叫,談不上多驚豔但不出戲,這就很好,因為畢竟不是專業學過表演的,能有這個清醒的認知,其實比演得好更重要。
說說我對這部戲整體的感覺吧:這是一部很央視,又很不央視的微短劇,從短劇興起以來,已經輪番為各種快節奏爽文轟擊過了,說實話一開始看覺得很爽,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兒,像有個女主往池子裡扔東西,古代士兵戰場上就開始下物資雨的我就看了七八個版本,快餐雖好,吃多了就是容易膩,人民還是需要高質量的微短劇,央媽你既然已經走上了這條路一定要堅持下去啊,救救我們的眼睛!
先說不央視的地方吧,我相信這是很多人更在意的。首先就是作為一個有曆史文化元素穿越劇,我很怕故事又變成了一場教育,歌頌我們的老祖宗有多牛,吹噓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多厲害,觀衆們還不快快跪拜?
實際上沒有,這部以馬王堆為題材的劇,馬王堆的辛追夫人一家甚至不是主角,這對嗎?這很對!
馬王堆因為出土過千年不腐女屍聞名世界,相關的影視、紀錄片其實不在少數了,辛追夫人如何喜歡美食、死于突發的心絞痛,死前還剛吃過甜瓜……這些我們都很清楚了,如果這部劇還講這個,那挺沒勁的。
馬王堆漢墓出土過各種精美的器具、服飾、書籍等等,展現了古人超絕的技能、完善的禮儀文化、是研究西漢人民生活的重要資料,這我也很熟了……
光央視自己就有太多太多這樣的紀錄片講過了,真怕出個微短劇還要說這個。
好在這部劇的制作團隊很清醒,他們講的是西漢的普通人,販夫走卒、捕快、酒館老闆、字畫攤主的故事,在辛追夫人家,也就是軑侯府,主要的戲份也來自于總管,算是下人們的領導,故事主要就講這些打工人們的喜怒哀樂,這部劇一開頭王冰冰幻想自己穿越的場景時,開頭第一句就是“曆史總是銘記大人物,至于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我來解決”(大意是這樣),我覺得這部劇也完成了講述西漢普通人群像的任務,最後一集結尾的彩蛋還挺感人,這裡不劇透了。
不夠央視的還比如這部劇裡的笑點和槽點,我真覺得王冰冰演這部戲的時候多少帶點真情實感了,尤其是職場的部分發揮得很好,把打工人的疲憊無奈演的很到位,這部劇的編劇大概是真的上過班,寫的職場戲一點也不空洞(不像某些打着職場劇旗号談戀愛的戲)——說到這裡還得誇一下這部劇,居然沒有戀愛戲!!國産劇基本不談戀愛就活不起了,你們編劇挺勇啊。
舉個例子,王冰冰的媽媽剛穿越過去,因為買菜預算不夠,就組織了一場名為招标實為白拿的招标戲,菜販子們為了能夠入選,是豬肘子裡藏胭脂、藕孔裡面放銅錢,你就說有沒有諷刺誰吧!今年春晚小品大家不是都說諷刺力度不夠大嗎,我看你們春晚還不如播這個片段給大家提提神呢,這段的表演可太好玩了。
另外還有對打工人職場生活的吐槽可謂是無處不在,大概隻有把上班恨到骨子裡才能想出這麼多梗吧,比如說王冰冰剛穿越過去,發現丫鬟的休息室大得驚人,現代打工牛馬住不起,還有現代人加班這股勁兒,估計去了古代,這些丫鬟雜役都得失業什麼的,看完笑完之後,又陷入了沉默……
說完了不夠央視的地方,那比較央視的是什麼呢?
品質。
看得出拍這部微短劇是花了大錢的,而且有的錢是花在無形當中。不信?聽我給大家分析分析。首先大部分豎屏微短劇隻需要怼臉直拍,對場景的需求不大,但是你如果拍橫屏,正經八百是要搞好置景的,大家看看冰冰家裡那些和媽媽的合影、幺幺穿越後打開門震撼的街景、麻将事件和盲盒事件的那些道具、軑侯府人客廳燃燒的蠟燭、甚至扮成老者的辛追夫人兒子利息(xi 字我打不出來)那身行頭,都能看得出燃燒了不少經費的,有的是一眼可以感知到的,有的可能你看得時候不容易覺察,甚至被鏡頭虛化了,但是看不見的部分也會以氣場的形式存在,我粗略統計這部戲涉及到的場景比如冰冰的家、冰冰單位、博物館展館、丫鬟房間、軑侯府人書房、西漢街道、醫館、酒館、糕點鋪、捕快家、牢房……這些可全都是實景拍攝,這質感,是三流微短劇能比的嗎?
說完硬件配置說說軟件部分,第一個就是剛剛說過的價值觀的問題,這部劇沒有選擇一個教育觀衆的視角,而是通過這段故事和經曆讓大家代入式地感受曆史;并且也沒有停留在一個流于俗套的現代人穿越後拯救世界的奇聞上面,而是把母女關系、職場、甚至親戚關系這些議題放在裡面,很生活化,創作團隊你是真有生活的啊!
然後是演員的表演,冰冰剛才說過了,很适合她的角色上表現得很不錯,其次當然是幺幺了,她的戲份本身就很有意思,但是演員的表演也是下了功夫的,她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王蕭的靈魂,所以表現的大大咧咧很活潑,等到最後身份互換之後,一秒變成一個嬌羞可愛的小妹妹,連聲線都變了,馬上是另一種氣質,就這一點能看出幺幺對角色對诠釋是下了功夫的。
同樣的當然還有媽媽的角色,我覺得演員真的很需要信念感,媽媽大部分時間是演的一個少女的狀态,同樣來到軑侯府,穿上華貴的衣服之後,馬上起範兒了,張總管在她面前氣場都矮了一截,你就可以看出之前的表演都是“裝的”,你老娘還是你老娘!
但我覺得更值得表揚的是一些更細小的角色,比如王冰冰在現代社會的領導,平時手裡總是捏着一個解壓球兒,我不知道這是導演的意思還是演員自己給角色的小戲份,一下就脫離臉譜化的領導,有了屬于他自己的特色,加得好!
還有張總管後面的小斯,兩個字的台詞“去也”,也讓他不再是一個普通的 NPC,有了一抹活潑的亮色,這些小設計真的不像是一個微短劇的格局!微短劇講好故事的基礎上,有好看的服化道已經加大分了,誰會在意這些一閃而過的鏡頭呢?
還有一些不專門分析你肯定不會注意到的點!比如這部劇的鏡頭使用,至少大家會發現它的機位和角度在三個以上,因為一個對話場景有多個不同的鏡頭,這說明是多機位進行拍攝的,還有運鏡和切換的一些技巧,總之也是花了心思的。
什麼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既在你看得見的地方花功夫,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花功夫。
總而言之,這部劇既保持了央視作為國家隊在制作層面的絕對統治地位,又罕見地打破了觀衆對央視的刻闆印象,用了非常年輕化的語言和觀衆溝通,其實已經很多年沒看到過由央視自己拍攝制作的短劇了,微短劇作為一個新的物種,真的希望央媽能夠回來,多出一些精品的内容,給這個魚龍混雜的市場帶來一點國家級的震撼。
還有,第二部啥時候開啊,看到導演大人也在豆瓣上,看到的話能給劇透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