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作為律師,本身并不關心受害者,所謂的堅持程序正義,也無非是在挑法律的刺。有一段說你的委托人真的有罪怎麼辦,女主說這超出了律師的範圍,律師不需要知道真相,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律師就是辯護,控方就是控訴,各自說出自己代表的故事,看陪審團相信誰,好的律師就是要講述委托人故事中最好的版本。如果有漏網之魚,那也是控方和警察沒有做好他們的工作。

光從這一點就非常厭惡女主了。女主最後敗訴,也是她自己作為控方和警察工作沒做好咯,怨不得别人。最近看了很多中山七裡的警察小說,該作者的風格就是讨論社會問題以及結尾大反轉。有一本探讨司法正義和個人正義的。其中一個情節,為了報複社會進行無差别殺人,在地鐵站殺了一個女大學生和一個12歲的女童,最後法官判的是無期徒刑。受害者家屬聲淚俱下控訴法官,難道法官的家人被殺害了也不希望兇手被判死刑嗎?

這就是個人感情代人,的确律師包括法律工作者應該要客觀冷靜,但完全無視個人感情,替真正的罪犯逃脫制裁,也能毫無愧疚的認為是警察和控方的問題,那最後女主控訴強奸敗訴也完全是活該。當女主淪為受害人時,她自己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待警察、律師、陪審員、法官的時候,她才知道這個制度不合理,她看到了所有在她之前遭受此難的女性。當她控訴她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我認知,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對法律的信念,我隻想說天道好輪回,蒼天繞過誰。之前作為律師如何對待其他受害者,現在就作為受害者被别人如何對待,完全是報應。

然後來說說這案情,雖然女主和朱利安沒有确認男女朋友關系,但案發前一周,他們已經發生過性關系。案發當天兩人一起喝酒調情,女主邀請朱利安去自己家,自己脫光衣服,然後因為嘔吐了就不想發生關系認為是朱利安強奸了自己,這也太搞笑了吧,這不就是妥妥的污蔑。

之前看了黑箱日本之恥,也是講性侵的。幾年前看的原著,還非常同情女主,為女主維權成功感到高興。但當紀錄片出來的時候再看已經沒感覺了,因為這些年發生的誣告實在太多了,已經看麻木了,再有這種案件報道出來,第一反應就是誣告。當然黑箱中的女主詩織因為是醉酒,男方是完全清醒的,有賓館禮賓和出租車司機的證詞證明,一般按照我國法律來說,醉酒屬于失去同意能力,可以認定強奸。但是假設詩織是清醒的和男方走進賓館,然後跑出來說男方強奸,我絕對認為她在誣告。畢竟日本的誣告隻會比中國更多,不然也不會發展到武士決鬥的版本。

本片裡女主一次次聲淚俱下的描述案發過程,自己覺得羞恥,記憶混亂難以啟齒,控訴對她造成二次傷害。但這不就是司法必須的程序嗎?自己作為律師不知道這樣的程序嗎?開頭女主就說了法律保護所有人,保護控方也保護被告。這種一遍遍的審問、身體檢查,不也是為了追求公正保護被告?

即使有這種制度,有這種一遍遍羞恥的審問,有屈辱的身體檢查,依然存在誣告。訂婚強奸案啦,沒有哪個女生會拿自己的清白開玩笑啦,蛋糕店老闆性侵女童啦等等等等。若是沒有這種制度,小仙女怕不是要把全國男性都告個遍了。

古代有個奸出婦人口的規定,說的是隻要婦女指證男方就可以,不需要其他證據。這是建立在認同禮義廉恥的基礎上的,婦女已經不顧自己臉面出來指認,那就一定是真的。可放到現在,小仙女根本沒有禮義廉恥可言,對這種體檢和反複描述她們毫無不适,隻為了要誣告對方要賠償。而當正常女性收到侵害時,也不得不進行這套程序,才真正對她們造成二次傷害。

表面上對女性犯罪的可能是男性,但暗處傷害女性更多的讓女性維權更難的明明是小仙女,正常女性不抵制反對小仙女,當自己收到侵害時,也别怪沒人幫你同情你,别怪司法程序造成二次傷害。

作為舞台劇,對體力的考驗相當嚴苛,朱迪科莫的演技也非常到位,從殺死伊芙中飾演的小變态開始就非常喜歡她。但出衆的演技并不能給審判加分,聲情并茂聲淚俱下也不代表她就是正義的一方,一切是要講證據的,至少以本片的故事内容看,明顯是自我感覺委屈。沒有哪個正常人會覺得,一個女性和男性喝酒調情,然後主動約男性回自己家,自己主動脫光衣服,最後發生性行為會是強奸。如果誰的演講更能打動人誰就有理,那才是對司法公正最大的踐踏。

這個故事的劇本本身就站不住腳,加上現實中小仙女義正嚴辭的誣告,完全無法對這部片子有共鳴,多給2星全是給朱迪科莫的表演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