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到公衆号的吸引,去蹭本科生的課程——朱靖江老師的《世界電影與民族志》。果然,在快手志願安利員朱老師的安利之下,成功改變了我對快手的看法,用一種人類學的視角去看待快手,視頻在有趣的同時也變得更加深刻。

這次看的電影是清華新傳學院出身的孫虹導演的《煙火人間》,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UGC手機短視頻共創而成的電影。簡而言之就是,導演在快手上從百萬條短視頻中搜集了大幾百條短視頻拼接而來的。這種極具實驗精神的嘗試讓人不得不感慨清華學生的勇敢和生猛,當然這種生猛也讓許多影評人感到不适。作為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節的開場,這部電影受到了極大的争議,這種争議在現在的豆瓣評論中還可以看得出來,有人說這是竊取勞動者的果實,有人說這有極強的反思精神;有人說這是讓人在電影院裡看快手,流俗;有人說這是看到生命的可能性,壯麗。

在上課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這部影片,也不知道孫虹導演,更不知道導演本人被請了過來。感慨民大的學術資源,上一節課竟然可以直接把導演請過來訪談,面對面交流,厲害。自己之前完全對這些寶貴的東西視而不見,入寶山而空返,後悔。

感受零零碎碎,先暫時記錄下:

1. 新的技術、平台、傳播方式也會改變藝術的形式;

2. 在同一個平台上看到了世界的參差;

3. 改變了我對于國家的農業、紡織業、建築業等行業的看法;

4. 在快手上幾乎有我們關注的所有話題:新疆棉花、運輸司機、少數民族、扶貧下鄉、農民工、階級差異等等;

5. 人們總是用自己微小但天才的想法經營着自己的世界;

6. 以前和父母談起自己的煩惱,父母總是顯得輕松而樂觀,以前覺得是他們不理解自己,現在覺得他們經曆過生活最痛苦也最持久的磨砺,鍛煉出了這份舉重若輕的能力。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他們的這種隐忍也是一種堅韌,人如草木,堅韌了才能生生不息。

7. 在這部影片中會看到那些被忽視的、被誤解的、被貼标簽的人物,所謂精神小夥兒、老鐵等等,然後促成對于他們的理解,走向共情。因為不管是底層、中層、頂層,哪一層都是人,是人面對一些情感就難以置身事外。

8. 如果這個紀錄片有一個主題的話,就是行進當中的中國背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是被時代的潮流裹挾着走,但是又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能動性與創造力。或許,這就是羅翔老師一直提到的人生戲劇當中的人性尊嚴,是學界一直提起的“企業家精神”。

在答疑環節,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你來我往也十分精彩,朱靖江老師的“生活視界”、社科院一位老師提到“二次表述”,我也問了孫虹導演關于影片背後短視頻創作者與紀錄片創作者之間的“權力關系”的問題,孫虹老師的回答謙虛謹慎,告訴我們團隊在選取片子的時候的考慮,和創作者本身的互動等等。

最後,豆瓣上的一些批評也有道理,比如說有人批評這部影片是“央視紀錄片風格式的集錦”,這樣的說法有點過于武斷了,但是這種脫胎于UCG短視頻的群像式的影片的确會面臨類似于不夠深刻、泛泛而談、“短視頻無法作為一種電影語言”等批評,更有一些抱着電影人的尊嚴看不起快手抖音的,唉。無疑,這部電影并不是完美的,但是時代在變化,一個新興的事物在出現的時候總要面對很多罵聲。面對這樣的實驗電影,大可寬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