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可以及格的,考慮到各種黑色幽默和隐喻,能再加1分,但是也沒有吹得那麼好。這電影是一個懸疑劇,但是兇手一開始就亮相了,唯一的懸疑其實是動機。這點就很像是嫌疑犯X的獻身,在尋找動機的過程中去破解兇手的犯案方式。

電影采用了劇中劇的形式,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呈現,也有一些對電影圈的吐槽,還挺有意思。但是整個場景設定有點單一,又或者導演怕過于單一又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轉場。電影明顯想緻敬十二怒漢這種全部用語言來支撐的劇情推動,但是又不夠力,人物間矛盾不夠,前半程其實隻能靠小聰明的梗來支撐。

電影更核心的問題是,整個過程太簡單了,看到一半,尤其是幾個關鍵道具之後就知道原因了,能夠推測出個七七八八——當然是表面意義上的。整個懸疑的幹擾不大,反而是為了延長電影時間,又或者叙述每個角色的人物背景,事情搞得比較混亂,對劇情沒有實質推進。

最後故事的反轉還算有力,呼應了片中一直強調的梗,變成了現實。而且這一切都還算自然,最終主角團隊再來一次反轉也還不錯。

然後就是最終的放大招,似乎所有人都被兇手擺了一道,有點類似于非常嫌疑犯的感覺。可是這個又不完全是被擺一道,到底有多少真話多少假話,就成了一個懸念。而且最終到底這個三老案的真實故事又如何,完全就是另一種走向了。隻能說,這個梗被導演埋得更深,不是單純的為愛複仇一類的。

要說導演用不用心,那鐵定都是很用心的,很多細節都照顧到了,比如選擇的畫、代号等等,都能呼應電影的故事。但是就這個故事的多重性來說,講得比較複雜,解讀太零碎了,這樣反而容易偏離主題讨論。當然,有些人喜歡延伸過多的含義覺得有趣,我個人可能沒那麼喜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