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今年這個敏感的大背景下,《雀斑公主》成功作為本年第四部與中國大陸觀衆在大熒幕見面的日本電影。
這是件相當不容易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可喜可賀。
這次的宣發是路畫影視和貓眼,對該片的宣傳和排片做了相當大的努力。
按照這個趨勢票房在3000w到4000w還是不是問題的。
這次的女主角belle是由 迪士尼的Jin Kim(曾設計《冰雪奇緣》中的角色)來設計,歌唱的設計确實如同迪士尼動畫的公主一般,也難怪會有人會說在電影院看了一部迪士尼動畫。
8月12日時,細田守入住了豆瓣,并發布了自己的創作感受:
在其中細田守有一句是這麼說的:
《雀斑公主》依據的是18世紀法國的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在我小時候就覺得這是個特别的故事。通常情況下,美女是不會愛上野獸的,但這個故事颠覆了以往的價值觀,這種反轉很有意思。我1991年大學畢業加入東映動畫,就在這時,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1991)上映了,一切竟然是那麼的美妙,看了《美女與野獸》之後,我覺得自己如果能做出這樣的作品就好了,正因如此,我一直在想着“有一天我要制作自己的《美女與野獸》”。
在片中确實如此, 竜的城堡還是他的AI跟從都和《美女和野獸》中的如出一轍。
當我在影院看完本片時,我真心為細田守感到高興,他成功的演繹了《美女與野獸》的場景,滿足了“制作自己的《美女與野獸》的夢想”。
但是《雀斑公主》的成片整體質量并不好。尤其是劇本層次上的“不完整”。
為了讓故事裡的人物更立體,加入了舍己為人的救他人的媽媽,被家暴的少年,和父親的僵硬關系以及青春間的愛戀。
劇透警告
女主 17歲高中生鈴,因年幼時母親離世而變得沉默寡言。
她不理解母親為何要去救一個陌生人而抛下她。自此之後,玲每當在現實裡唱歌就會嘔吐,唱不出來。
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U”app,她重新化名成belle,因為一次歌唱而爆火。
劇情發展到這裡時大概是前30分鐘,30分鐘前所有人物都處理的很出色,以及 瑠果 暗戀 慎次郎 的伏筆也是在這30分鐘内,阿忍喜歡玲,并不斷關心着玲。各個人物立體鮮明,還沒有崩壞。
崩壞的點就出現在竜出現在belle的演唱會上時:
直到影片最後,細田守也沒有去解釋竜出現在演唱會上的原因。
以及玲反倒沒有對竜産生怨氣,反而是關心。
這裡玲對竜的關心處理的相當生硬,一會讓人覺得是愛情的關心,一會又讓人覺得是單純的朋友關心。
好在到最後是說明了隻是單純的朋友關心,和青梅竹馬的阿忍在一起了(純愛戰士狂喜)。
為何系統對于竜這種危害社會治安的人不進行強制踢出,抑或是拉入黑名單或者封号。
而且就現在而言,想要找到一個賬号背後的真實信息簡直輕而易舉。(但是不合法)
雖然到最後竜的真實身份是一個被父親家暴的孩子之一,玲也抛棄了自己的belle虛拟形象能夠用自己的真實形象去歌唱,去幫助被家暴的陌生孩子,如同自己母親救人那時一樣。
可是玲自己孤身一人去救兩個孩子時,我仍不能理解。
盡管導演在自己的制作感受中這樣寫道:
有關影片的結尾,我也想在這裡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人會認為弱小的鈴對抗對方是不合理的,這或許還是認為鈴和貝兒是兩個不同的人。我認為,鈴就是貝兒,貝兒就是鈴,這不是說鈴等于弱者,貝兒等于強者,而是說在同一個人身上有這兩種元素:她缺乏自信,但同時也是強大的。因此,并不是說鈴必須要變成貝兒才能成為強者。在現實中并不自信的鈴,通過另一個世界的另一個自己——貝兒,獲得了自信、變得堅強。另一個層面是,鈴的母親是為了救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孩子而死,而鈴通過成長戰勝了過去的痛苦。所以,當鈴回到現實時,并不能說還是那個弱小的鈴,如果她變強大,那就是成長讓她變得這樣了。鈴周圍的長輩們也知道她已經長大了,并尊重她的決定,讓她一個人去了東京。這就是活出兩個自我的意義,也是這部電影所描繪的内容。
可是我認為的玲最後抛棄了自己的belle形象,是一種心靈上的強大,成長了不需要他人擔心的玲。
而不是在經過心靈的成長後就能鎮住了家暴男。
當然也有可能,家暴男怕血,畢竟他見到血後就吓倒了。
玲能夠自我歌唱,和自己喜歡的對象在一起,和父親到最後一刻也進行了和解,孩子也受到了救助,每個人的結局都朝着更好的未來發展。
細田守滿足了願望,也為我們帶來了一部真善美的動畫作品。
總的來說,是部值得放松一看的作品。
另外,這次的《雀斑公主》是全版本發行,如果周圍有杜比全景聲的排片,那麼在視聽上又是不同的感受,是最值得一看的版本。
希望大家也能夠享受到電影的美學,
畢竟
世界不止一個,人生不止一個,電影不止一個,我也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