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電視劇《新聞女王》,按照目前更新至14集的劇情來說說吧。

這是十幾年來,TVB最接近正常水準的一部劇。上一次我看得這麼入迷,還是《巾帼枭雄之義海豪情》時。

《新聞女王》取材于新聞行業,劇情圍繞着幾位主播的職場權鬥而展開,它的基調接近于《金枝欲孽》。沒有絕對的好人,沒有絕對的惡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選擇做某事的底層邏輯,隻不過是趨利避害、順勢而為罷了,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能貿然給人下定論。

與衆多大女主的戲一樣,文慧心不愧是電視台的台柱子,不僅業務能力出衆,而且極其聰慧,總能在危機時刻能力挽狂瀾。佘詩曼的演技,早就在曾經飾演的爾淳身上窺見一斑,她外表看起來柔柔弱弱,内心卻潛藏着巨大的能量,不需要大哭大笑,大吵大鬧,僅憑一些細微的表情,就能把角色的心理活動刻畫得入木三分,加上演戲“勞模”精神,這也是她能在香港和内地一直擁有高人氣的原因之一。TVB的女性角色,從來都不是傻白甜,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她們終會變成自己的大女主,就像曾經那個初來乍到的爾淳小主,二十年過去,她終于蛻變成了如妃——她工于心計,擅長權鬥,通過打牌逛街讨好方太(皇帝),和同級(妃嫔)競争,扶持并拿捏下屬(小主),一路過關斬将,升職加薪(得盛寵)。文慧心的人設已經很完美了,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轉折,我們索性就把這部劇看作大女主戲吧,她就是主角,是女王。

梁景任。牽制文慧心勢力的工具人,“佐治黨”核心人物,作用類似于《金枝欲孽》的皇後,正如如妃所說,“這個後宮從來都隻有你我在鬥,以前是,現在是,将來也是。”

許詩晴的角色層層遞進,一開始給人的印象,類似于花瓶角色,她追求成功,鋒芒太露,一心想上位,憑借着迷人的外表,爽快的性格,以及異性吸引力,在工作上小有成就。随着劇情的推進,詩晴的角色變得豐富立體起來,她也并非心狠手辣,靠外表博上位,她也有恻隐之心,也懂人情冷暖,會為同事家人的意外而傷心自責。就像玉瑩,努力上位是為了失寵的母親能在家族立足,詩晴是為了患老年癡呆的父親能通過看新聞直播來想起她來,由此,我們對她的處境又多了幾分理解和憐憫。而後,不管她做了什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事,我們都能和她共情。

張家妍是一個局外人,沒黨派,不站隊,始終保持中立,是不是像極了安茜,尤其是她在帶新人、教新人時,和安茜姑姑教小宮女時如出一轍。她看不慣其他人的争權奪勢,一直秉承着自己做人做事的理想和原則,這使她與周圍環境顯得格格不入。聰明的智慧,過硬的專業,埋頭做事,不參與是非,是她的護身符,姑且算是明哲保身,熬到退休(出宮)不成問題。水至清則無魚,一個人太正了反而顯得不正常,看現在的态勢,方太想把她拉入局中,培養成“第三股勢力”,牽制住“佐治黨”和“文家軍”。如果家妍上道的話,或許會離初心越來越遠,最後變成自己讨厭的人,就像安茜畫上濃妝、成為安貴人時一樣。

徐曉薇能給文慧心當丫頭端茶遞水,是因為她出身微寒,又有着很強的虛榮心和自尊心,需要依靠大樹,借勢往上爬,但她又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不甘如此,暗中周旋于兩個派系之間,一個兩邊站隊、立場不明、口是心非的人,往往不讨喜。相比之下,曉薇妹妹的幾場戲很出彩,個性鮮明,台詞經典,可惜下線太早了。在《金枝欲孽》中我暫時未能找到與曉薇對标的人物,若要硬找,就是爾淳吧,有抑郁症(爾淳是心悸)常年吃藥,有軟肋被文慧心控制(被徐公公控制)且扶持,或許是文慧心(昔日爾淳)覺得她有眼緣?,與詩晴(玉瑩)水火不容,有心機,但是曉薇的段位遠沒有爾淳高。藝術來源于生活,徐曉薇這個角色,或許在現實中能找到。

方太,就是最高權力的象征,類似于皇上。

《金枝欲孽》是宮鬥劇,實際影射的是辦公室鬥争,《新聞女王》也是其中一個表現形式。劇情還在更新中,我們一起期待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