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名單代表着至善,這份名單就是生命,名單的外圍是一片可怕的深淵。”

大屠殺前夕,史登拿着他和辛特勒熬夜趕出來的名單,鄭重說道。

...

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條生命,辛特勒散盡家财,疏通軍官通道,才終于買下了這1100多條生命,保護他們直至和平時代的到來。

《辛特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在1994年,該片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7個獎項。

看完電影,震撼、悲痛、心疼、憤恨……各種心情交織在一起,久久不能釋懷,對生命、對人性、對金錢又多了些體會。

...

01 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宣布解放時,辛特勒也開始了逃亡之路,出發前,被他救下的1100多名猶太人寫了一封信,每個人都簽下名字,防止他被誤解。

史登幾人用一顆鑲銀的牙齒制作了一個戒指,臨走前交給辛特勒,史登對他說:“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俗語有雲:“行善得善。”

一點也不錯,辛特勒的善良,讓猶太人不至于絕種,他救下一人,就等于救下了整個猶太。

而他的善舉,在今天也被人紀念着。

...

02 生命脆弱且堅強

影片中有一個穿着紅色衣裙的小姑娘,在黑白色調的人群中讓人印象深刻。

納粹黨闖入猶太人居住地,毫無人性地殺人趕人,一個穿着紅色衣裙的小姑娘偷偷溜出人群,怯生生地躲進了一張床下。

我們以為這個小姑娘會幸存下來,但事實很殘忍,再次看到她,是在納粹黨為了銷毀屠殺證據,集中焚燒屍體時,小姑娘還是那身紅色衣裙,但已經沒有了生命力。

...

屍體焚燒的灰燼甚至飄到了城市裡,到處都是亂飛的灰煙。

紅色象征着熱情的生命力,此時雖然脆弱且幼小,甚至一碰就會死亡,但終有一天,它會重新燃起火焰。

在影片最後,被辛特勒救下的那群人排隊到他的墳墓前緬懷,此時已經不再是1100多名,而是演變成了更多人。

至今,據相關數據統計,世界上現存的猶太人有1400多萬,可見生命其頑強。

...

03 寬恕和愛,是一個人最大的權力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寬容、忍讓、和善。”

辛特勒作為納粹中堅份子,在看到納粹黨對猶太人的種種行為後,良知覺醒,他也試圖去勸告将軍阿蒙,去做一個好人。

...

如果說影片中辛特勒是善的存在,那麼阿蒙就是惡,他剛到集中營,猶太工程師建議,要拆掉重建,他讓人當面殺了她,再聽從建議;

阿蒙早上在陽台上光着膀子,抽着煙,拿着槍含笑射擊猶太人,甚至是沒有犯錯,僅僅隻是路過的人……

辛特勒借酒告訴阿蒙,寬恕是最大的權力,阿蒙感興趣,聽了一天,試着寬恕了兩人,到了第三次時,他再也忍不住,開槍射擊。

寬恕他人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德。

...

結語

文章最後,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

在那個戰争時代,金錢、權力、人命這三者似乎金錢依舊排在首位。

在人命危難之際,活着最重要,而在活着時,金錢最重要,沒有錢,辛特勒救不了這1100多人,什麼都做不成。

...

記得一個電影中這樣說:

“别說什麼木克水,水克土,土克火,火克金,我告訴你,隻要你窮,什麼都會克你。

你隻有努力賺錢,你才能克天克地克人生。”

雖然無奈,但一切過後,終歸還是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