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成稿于2021年5月,是課程《電影藝術概論》的期中作業。昨天看完《流浪地球2》後又翻出這篇來看。意識到自己可能再也寫不出這樣的文字了,故存檔。
一、緣起:第七年
《星際穿越》是迄今唯一一部我看過三遍的電影。
首次觀影是2014年,《星際穿越》在中國上映,第一次在黑漆漆的電影院裡坐上近三小時。那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女孩既不曾學過電影視聽語言,也理解不了影片中的“四維空間”物理概念。但這都不妨礙她看完這個長長的故事并且哭得稀裡嘩啦——盡管并不完全能夠看“懂”,也無法清楚地表達出電影的精彩之處,她卻仍舊陷入一種無言的感動之中。
五年後,高三,為了準備英語課前演講而再次觀看《星際穿越》。此時,我已經可以梳理出電影的故事線,從“父女之愛”與“探索精神”這兩個感動自己的電影立意出發,将它熱情地推薦給同學。用視頻剪輯軟件把影片中男主角庫珀忿忿不平于人類探索精神之将失的片段和反複出現的“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light”詩句單獨剪出來在課堂上播放,複習到幾近麻木的同學們從難得地書堆中擡起頭來。
到了大二下學期,要寫這篇課程期中作業時,忍不住再次點開了這部影片;既有一種老友重逢的親切感,也抱着“再多看懂一點點”的期待。
二、畫幅×景别:人與空間,誰更勝一籌?
在《星際穿越》中,電影的畫幅并非一成不變。一部分畫幅采用2.35:1的寬高比,另一部分鏡頭則選取了16:9這一比例。
不同大小的畫幅對應不同類型的空間。在大多數鏡頭中,2.35:1的畫幅用來表現有限的室内空間,比如地球上老房子内的卧室、廚房,太空中宇航員飛行艙的内景;16:9的畫幅則用于表現更為開闊的室外場景,比如漫天黃塵之下玉米地簇擁着的老房子外觀、宇航員飛行艙外的廣袤宇宙、米勒的星球上的滔天巨浪、飛船穿梭其中的大朵白雲,還有曼恩博士的星球上望不到邊際的茫茫凍原。
在影片寬度始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寬高比由2.35:1切換至16:9,這意味着畫幅高度的增加,以及随之而來的視野擴充;再搭配近景或中景鏡頭向遠景鏡頭的變換,觀衆便能直觀地體會到室内有限空間與室外廣袤無垠的鮮明對比。這類對比在表現外太空的鏡頭中尤為突出:宇航員們在飛行艙内是駕輕就熟的;而若把鏡頭推至闊大到幾乎沒有邊界的陌生宇宙中,不論是人,還是人所在的飛行艙都是渺小的——宇宙宏闊,人缺乏對于它的控制力,處于一種無力又無能的狀态。
然而,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以登陸曼恩博士的星球這一事件為界限,太空叙事線中的室内外畫幅卻鮮少再有轉換。在宇航艙内外,畫幅均保持為16:9的大視野;宇航艙外的場景中也采用了更多的中、近景鏡頭——個體在飛行艙内外空間中的控制感差異被削弱了。
我推測這樣的畫幅處理暗示着故事中個體與環境間關系的轉變:随着太空旅程的推進,以庫珀為首的宇航團隊對于宇宙空間的熟悉度和掌控感越來越強。計算、登陸、考察和防範危險,探索陌生星球的步驟由于經驗的積累而愈加熟稔;在燃料不足的情況下,庫珀手動操作飛船,充分利用黑洞的引力幫助永恒号飛船加速,再借助引力彈弓效應把布蘭德所在的宇航艙射向艾德蒙斯的星球——黑洞不再隻是一個會吞噬一切的大洞,人可以憑借自己的智慧與能動性利用它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樣的變化也呼應了影片的終極立意:人類不是等待被所謂的“他們”拯救,而是自我拯救——“根本不是什麼他們,就是我們自己”。
三、叙事結構:分與合
“我父親是個農民,那時候的人差不多都是農民。”
這是影片開始後的第一句話,許多老人穿插着叙述“那時候”的情形:氣候惡化、糧食不足、漫天沙塵,以及人們如何在枯萎的作物與沙塵中艱難生活——這便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了庫珀的故事。
這些在影片的開頭穿插的回溯式叙述,在影片的末尾終于被印證是未來世界中已獲救人類所拍攝的曆史記錄片;片頭與片尾構成的呼應,也許可以被視作某種意義上圓滿的環形結構。
而影片的主體叙事部分則呈現出套層結構:地球上的故事與太空中的故事平行推進;太空中的宇航員馬不停蹄地進行星際穿越,地球上的墨菲則苦苦思索如何解出方程式、找到幫助人類逃離地球的方法。當然,兩條叙事線也經由留言記錄和五維空間理論偶爾交錯彙合。
在影片中的後半部分,兩條叙事線同時達到了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太空之中,庫珀幾乎就要被曼恩博士殺死在茫茫凍原;地球上,墨菲在田地中故意放火支走哥哥,以攜嫂子與侄子逃離。鏡頭在兩個場景中快速而頻繁地切換,将二者都推向了高潮;而在庫珀和墨菲分别在五維空間和卧室中恍然大悟後,而兩條故事線也最終走向了合并。
四、角色:性别視角+探索精神
初二第一次看《星際穿越》,便對墨菲這個女孩念念不忘。她聰慧、擁有對科學的好奇心:依循父親“記錄事實、經過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最後再得出結論”的建議,她嘗試用莫爾斯碼破譯“幽靈”的信息,小小年紀便有許多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嘗試與努力。她身上也有一種孩子氣的固執,因為争執阿波羅登月事件真假而與同學打架、因執意要和父親一起去往坐标指示的神秘地點而趁機偷偷藏進吉普車。雖然與布蘭德博士相比,墨菲(尤其是幼年墨菲)的戲份更少,甚至隻能算作女配角,但是我認為這個角色仍然是豐滿的、靈動的,尤其給那時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二,也正是我初次在學校接觸到物理課的時間。在被高中物理題虐過千百遍之前,物理課還是有趣的;我學得不錯,也很喜歡。順利成章地,墨菲成為了我彼時的偶像,我也天真爛漫地有了一個大學讀物理或天文專業的夢想。身邊的大人總有些“女孩學理科難”的論調,我才不信——墨菲不是學得很出色嗎?可見電影裡的宇宙圖景對我有過多麼巨大的吸引力,聰敏的同齡女主角又給我帶來了何等的鼓舞。
年少時的夢想總是很難實現,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回憶與品味當時夢想的少年心氣。長大了之後才知道,不是所有的電影女主角都能憑借自己的超凡能力拯救世界——這艱巨的任務通常被交給更加雄壯的男性角色;相比于智慧和好奇心,溫柔、性感才是影視作品中女性角色更加典型而普遍的特征。當我用性别視角來審視這部電影時,不得不感到吃驚:在一定程度上,它拒絕了性别的刻闆形象。
此外,很多傳統上被歸結為“女性特質”的特點也在影片中得到了直接或間接的肯定。比如,女性通常被認為比男性更加感性且因此遭到貶低,男性則總是更加客觀、理性;而在電影中,依據理論、數據、對黑洞的科學分析,更因為對戀人的愛,影片中的布蘭德博士在飛船燃料不足、隻夠前往一個星球時,堅持選擇自己的戀人艾德蒙斯去到的星球,“愛是一種力量,可以讓我們能夠超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在影片最後,布蘭德在艾德蒙斯星球上安詳地守候、準備新家園建設的場景,證明她的理性判斷和感性直覺都是正确的。
男主角庫珀同樣很迷人。他也不是純粹的“陽剛”硬漢,影片并不避諱他的脆弱:一段難以忘懷的飛行事故記憶常常化作噩夢驚擾;他惦念着逝去的妻子,會因自己深深牽挂的兒女們的留言而落淚。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是影片極力表達的探索、冒險與開拓精神的最典型化身:“我們好像已經忘記自己是誰了,我們是探險者、開拓者,而不是什麼守護者”——這樣的台詞出自這位“不屬于這裡”的宇航員之口;“我想知道我們在哪兒,要去哪裡”,這是僥幸從太空中被救回的庫珀終于安頓後的喃喃自語,不久他便偷走一艘飛船,踏上前往另一個星球的旅程,向着永恒的未知奔赴而去。
五、結語:謝謝你陪我長大
這是我第三次觀看《星際穿越》,我嘗試着在電影視聽語言、叙事結構與角色塑造三個方面對這部深愛的電影作一些新的分析。其實,除此之外,這次觀影還有很多令我驚喜的發現,比如影片的人類觀與其探讨的倫理困境,比如配樂強弱與畫面光效選擇驚人的一緻性,比如……可惜篇幅有限,不得不就此收筆。也許将來還有四刷的機會,我也相信這部經典電影仍将留給我進一步理解的空間和新的發現。
最後的最後,對于這部制作精良、立意高遠、而且仿佛總也挖掘不盡的電影——同時也算是見證過自己成長曆程的電影,我想真誠地道一聲感謝。“此夜良辰不可去”(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明日征途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