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漫改電影愛好者,我還有點東西能唠唠。不過我原著看的不多,可能有些纰漏

1.DC

...
DC漫畫公司2016logo

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翻譯過來也就是偵探漫畫。在1939年5月,公司在《偵探漫畫》第27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也是《偵探漫畫》第一個标志性的人物。

...
蝙蝠俠誕生

因此可以看出,蝙蝠俠誕生之時是與偵探懸疑息息相關的,而非如今打常常打外星人。編劇比爾·芬格表示“蝙蝠俠最初的編劇方向是打擊犯罪的硬漢小說風格”。而如今的《新蝙蝠俠》給我的觀感就是與創作初衷緊扣,拳拳到肉的真實打戲與絲絲入扣的刑偵故事。

2.黑色基調

有個短評寫道:2022年我們還在看黑暗壓抑的蝙蝠俠故事。而蝙蝠俠的黑色風格是創作之初就誕生了的,雖然在50到60年代因為老版蝙蝠俠電視劇誇張逗笑的風格影響了原作,但是與誕生的初衷是割裂的,還導緻了銷量下滑,所以在69年之後編劇與畫家就在極力改善現狀。

...
1966年電視劇

而在1986年堪稱“神作”的《黑暗騎士歸來》誕生,由著名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創作。網上如此介紹:是一個同以往所有的蝙蝠俠漫畫都截然不同的故事。這部漫畫把目光投向黑暗騎士退休十年後,塑造了一個激進而強硬的老年蝙蝠俠,同時也為蝙蝠俠的世界塗上了極度黑暗的悲劇色彩。書中強調英雄暮年的孤獨、冷戰時代的恐慌、人與人的冷漠、同體制的對抗以及對信念的執著。作品當中的蝙超大戰如今還是有無數漫畫或電影新作緻敬。

...
蝙超對決

而86年時至如今,蝙蝠俠的故事則是一直延續這種黑暗風格并不斷成熟。我個人覺得蝙蝠俠這種身份定位就是注定了與黑色息息相關,而之後改編的作品應該不斷與社會現實有着更深刻的思考。如《小醜》,内涵永遠是作品繞不開的一個點。要是蝙蝠俠不在苦大仇深,而變得積極開朗,就會和《鋼鐵之軀》一樣陷入尴尬境地。雖然超人的自我認同與神性人性是值得深挖的内涵,但是力量樂觀與正義才是他受歡迎的點,所以紮導主筆的dc世界依舊褒貶不一。

...
超人

最後還想說一下弗蘭克米勒,漫畫界的大神。他不僅僅升華了dc的蝙蝠俠故事,更是拯救了漫威的超膽俠,讓他在一衆英雄中脫引而出,有了自己的特色。他的猩紅惡魔形象與暗黑犯罪主題,讓我對他非常有好感。2018年,根據米勒的《超膽俠.重生》改編,網飛出品的超膽俠第三季,在豆瓣拿下9.3的高分,如今超英電視劇越來越多,但它依舊是天花闆。

...
高分

3.哥譚市

哥譚是個什麼樣子,各個版本都衆說紛纭。“哥譚”一詞在英語中有“愚人村”的意思,它同樣也是紐約市的綽号之一。1807年11月11日,美國文學家華盛頓·歐文在自己創辦的文學雜志《大雜燴》中,用這個名字諷刺紐約市的文化與政治。

諾蘭版的哥譚大多是拍攝于芝加哥,新版我還無從得知,但是每個版本的形象都不一樣。而這個新版本的哥譚有着很濃的賽博朋克風

...
2022哥譚

有趣的是1989蒂姆波頓版的哥譚一股蒸汽朋克風,也算是時代變化的革新吧,畢竟銀翼殺手沒比這部蝙蝠俠早幾年。

...
1989哥譚

4.蝙蝠燈

有關蝙蝠燈我就隻有吐槽了。蝙蝠俠版本越來越多,所以每次看蝙蝠燈的logo都不一樣,每版一個固然有辨識度,但是太多了我感覺這樣就不太合适。

...
蝙蝠燈

但是不得不說,作為一部設定為蝙蝠俠的出道時期,這麼早就有了蝙蝠燈。而89版蝙蝠俠和諾蘭版都是第一部尾聲才放置了蝙蝠燈。而新版的人設蝙蝠俠還是未被認可的私刑者。蝙蝠俠,你好大的官威啊!

5.人設

不得不說我影評寫的有點晚,因為我一直希望能去大熒幕看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可惜,疫情原因我肯定在下映前看不了了,不得已隻能依靠流媒體。所以有很多想說的已經有人寫了,難免有雷同

蝙蝠俠:不同于以往版本,這個版本的姥爺還是少爺。因此才有了熒幕上最脆弱的蝙蝠俠,沒有基頓版也是剛出道的那種精明自信,沒有貝爾版出道就久經雷肖古磨練的正義堅定,更沒有大本版退休後重出山的領袖氣質。他是脆弱的偵探,孤獨的鬥士。有着陰郁的吸血鬼氣質,還是有着與孔子與西西弗斯一樣偉大精神的英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這片罪惡的沼澤,帶給人們隻有堕落與失望。可他不但不允許自己陷入,還要成為明燈,帶領人們走出。那種無望的孤勇,多麼動人。

...
西西弗斯

也不同于其他版本,這個蝙蝠俠還是最抗揍的。故事沒有介紹蝙蝠俠的誕生,所以無從得知他戰服的制作。可離譜的是明明是出道的戰服,小臂上蝙蝠刃都沒有,背部也沒有标志性的滑翔翼,而是替換至普通的滑翔衣加降落傘。裝備如此粗糙,可卻能如同超人般硬抗步槍子彈,硬抗爆炸隻是昏迷,甚至貼臉硬吃了一發散彈還能扒着吊杆,這招吃雞裡三級甲都能直接秒,不得不說防禦屬性點滿很有用。

...
擋子彈猛男 圖片出自另一影評

諾蘭版的戰服直至結局還是隻能擋刀傷,還是很有趣的點。而因為電影風格,動作戲份少于偵探戲,所以蝙蝠俠裝備展露也不多,印象裡隻有勾索槍,電擊手套,滑翔兩件套和蝙蝠摩托與車。而新版的蝙蝠镖最離譜,是他的胸前可拆卸的logo。在電影上映以前有人預言這是姥爺把殺害父母的兇器融在了胸口,想法很不錯,可惜電影裡明确表示了兇手仍在逍遙法外

...
能擋子彈的戰服 鼻子有點醜

個性方面,借用另一個大佬的影評

...
靈感

所以才有了這個寫日記的不正經人蝙蝠俠。也與以往不同,這部蝙蝠俠甚至不是個花花公子,和貓女無比純愛。他不在乎自己的财産,不關心自己的身份,也沒有有錢才能有裝備的意識。思想上是富家公子哥與罪惡拯救者的混合,電影描繪出了他的複雜。生活如同諾蘭版第三部前期,深入淺出,連出席追悼會都能引起驚呼,顯示了這個布魯斯與罪惡不共戴天的決心,也讓他不知道哥譚市上流社會已經腐壞成爛泥有了解釋。但是卻也讓他失去了糖衣炮彈般的身份掩飾,所以他害怕被謎語人發現身份。也能看出韋恩家族在哥譚的影響力,這個從不出門的富家公子哥都能這樣受歡迎。

...
花花公子
...
義憤填膺的憤怒emo男孩

“我即是複仇”這個台詞則是出自經典的蝙蝠俠動畫版,cctv似乎有放過。此時他連自我介紹都沒說是蝙蝠俠,自我身份的模糊與他人對其身份的揣測都是擺明了他剛出道。可他仍是這座城裡最聰明的偵探,細緻的觀察與儲量豐富的大腦。希望之後的成長能更無愧于漫畫裡“最偉大的偵探”的名号

...
蝙蝠俠動畫版

而直至結尾當對手說出了自己的台詞,他才意識到自己正義的初衷就已經是錯的。以複仇為緣由的正義遠不如帶來希望的正義,蝙蝠燈不應該隻是意味着恐懼,更應該意味着希望,這也是諾蘭三部曲想說的一個重點。

阿爾弗雷德:和89版與諾蘭版不同,現在的阿福越來越不像以往影視作品中和藹的老管家形象,而更像是紮導系列《正義聯盟》中精明幹練的老特工。阿福最初的形象是個胖胖的偵探。

...
老管家

我們的管家從始至終都還有個軍情五處的特工設定,這個過往故事在2019年拍成了延伸電視劇《潘尼沃斯》。也就是我們的管家俠也有了個人劇

...
管家俠

提到管家俠也不得不提到在《不義聯盟:人間之神》當中蝙蝠俠被超人斷背,阿福吃下超人藥劑将超人暴打,由此可見他出衆的格鬥能力,隻是年老體衰。

...
暴打超人

而在《新52蝙蝠俠:不朽傳奇》的第31期漫畫當中,阿福的設定則是來自英國皇家特勤團(Special Air Service),是世界著名的反恐部隊。并且用計謀打敗了蝙蝠俠打宿敵貝恩

...
打敗貝恩

說回本片的人設,從阿福與布魯斯的對話與行為當中,我們能明顯看見他對韋恩家的忠誠,對布魯斯的愛。片中他還一展老特工的特長,幫助布魯斯解開謎語人的謎語。再爆炸重傷後,他也與布魯斯展開心扉,說出自己對布魯斯父愛缺失的虧欠。也證明了在這個新系列,布魯斯的格鬥技巧源于阿福,而并非像諾蘭版遠赴西藏師從雷肖古。

...
搭檔

說到選角,本片的導演比較出名的作品就是《猩球崛起》三部曲,而安迪瑟金斯正是主角猩猩凱撒的扮演者。不得不說是老搭檔的出色再合作。

貓女:作為蝙蝠俠漫畫中衆多的暧昧對象,這個亦正亦邪的美豔怪盜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那個。在漫畫中,她是蝙蝠俠愛慕時間最久的角色,蝙蝠俠曾向其透露自己的身份。貓女被認為是蝙蝠俠的真愛。

...
伴侶

而雖然貓女的起源與故事衆多,但是他們的暧昧關系始終是類似的。而在第24期《蝙蝠俠:重生》中蝙蝠俠正式向貓女求婚

...
求婚

我們的姥爺将有個太太,可謂是吊足了胃口。而雖然插曲衆多,但在漫畫中他們兩個終究走到了一起,并在2018年的《蝙蝠俠v3》中與蝙蝠俠結婚并生下海倫娜·韋恩。

...
夫妻

在漫畫中的高人氣自然延伸至了漫改作品當中。在92年《蝙蝠俠歸來》與諾蘭版《黑暗騎士崛起》當中分别由兩個著名的美國甜心:米歇爾菲佛與安妮海瑟薇飾演。而在諾蘭版當中姥爺最終隐退并與貓女度過餘生

...
諾蘭版貓蝙

但是諾蘭版要講述的太多,恐懼,犧牲,力量,痛苦,直至最後的拯救。還有忍者大師之女米蘭達的戲份,所以貓蝙的感情線着墨較少。不過本次的新蝙蝠俠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的姥爺還是少爺,完全沒有花花公子這個外套身份,被我們久經沙場的貓女輕松拿捏。天台上的一吻,摩托車的送别,說是最好的一版感情線都并不過分。而布魯斯沖向羅馬人,來看他身邊人是誰的那一幕,已經很好的展現了布魯斯對她的感情。

...
新版貓蝙

而貓女的身份來由,新版是講述的最為清楚的。漫畫中羅馬人的形象就像是臉上有抓痕的“教父”維托科裡昂,他的抓痕在《蝙蝠俠:元年》中告訴我們來自貓女。而在電影中貓女和羅馬人的打鬥中,她也抓傷了他的臉,也算是對漫畫的緻敬。

...
設定來由

而本次貓女的非裔形象算是一次原創的改編,不過我并不排斥。本次佐伊.克羅維茲出色的表演證明了自己,上次我看見她還隻是《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裡的小角色,如今她已經成了女主,還是很勵志的。而貓女的非裔化借影片中她自己之口說出:在哥譚這座罪惡之城,對白人都何其苛刻,更别說其他膚色的族群。在影片開頭蝙蝠俠第一次出場就是拯救了一個被毆打的亞裔。而影片中貓女又辣,個性刻化也有血有肉,與布魯斯的感情也很動人,我怎麼能不喜歡。

...
新版非裔貓女

托馬斯韋恩與哥譚家族:托馬斯韋恩,俗稱老太爺。每一部蝙蝠俠中他都是早早逝去來引出蝙蝠俠的誕生。在布魯斯八歲那年,全家一起去看佐羅的電影,在走出影院之後的犯罪巷中夫妻雙雙中彈身亡。在以往的作品當中他都是偉光正的慈善富翁形象,而他的正義精神也是一直感染着布魯斯,是他打擊罪惡的動力之一。而在著名的閃點宇宙當中,當年在犯罪巷中身亡的不是韋恩夫婦,而是他們的兒子布魯斯。托馬斯從此開始敵視罪惡,成為了閃點蝙蝠俠——複仇騎士。這也證明了他也是有着打擊罪惡的正義決心。本次的新蝙蝠俠也應該受到了老太爺形象的感染。

...
複仇騎士

但是本次新蝙蝠俠的托馬斯韋恩雖然沒有正面露臉,卻成為了最個性複雜最真實的一版。他有着慈善家的善心,有着改變城市的決心,但他同時也有着保護妻與子的私心。導緻了記者的死亡,導緻了自己的死亡,也導緻了他的更新計劃的流産。而這個黑暗複雜的托馬斯韋恩應該就是來源于19年的《小醜》,在《小醜》裡的托馬斯是一個眼光從來沒有考慮過底層人民的可惡富人,是上層階級罪惡的代言人。也證明了這座城市的罪惡與堕落。

...
《小醜》托馬斯韋恩

而回到本片托馬斯韋恩與妻子瑪莎分别來自韋恩家族與阿卡姆家族。這讓我想到漫畫裡的哥譚四大家族設定:

...
四大家族

不得不說四大家族都是人才輩出,漫畫裡瑪莎則是來自于凱恩家族。而新52中出現點貓頭鷹法庭則與哥譚家族息息相關。本次蝙蝠俠的小臂造型也很類似貓頭鷹武士的小臂造型,不知道是否有關聯。

...
貓頭鷹法庭

電影裡瑪莎的阿卡姆家族設定與精神崩潰都讓我想到閃點宇宙裡變成小醜的瑪莎

...
小醜瑪莎

而四大家族中的埃利奧特家族中的超級反派緘默(hush)在影片中也有個彩蛋。看其他影評當中也有說道緘默的曾曾祖父就是本片裡調查韋恩夫婦的記者愛德華埃利奧特。在漫畫裡他是哥譚市建設的功臣,因此進入四大家族。

...
緘默

科伯特家族的企鵝人在本片裡有着重要戲份。在電影裡他是羅馬人的手下。和美劇《哥譚市》類似,他的身材與缺陷讓他自卑,對自卑的感覺,也改變他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及畏懼。所以他走上犯罪生涯,成為哥譚市叱吒風雲的黑道大亨。

...
企鵝人

而電影裡戲份很多的冰山會所也是日後企鵝人的主要基地。猜測在影片之後,企鵝人應該會接手羅馬人的大部分地盤。心生反骨,他的野心在羅馬人被抓的那一刻就暴露出來。

...
冰山會所

謎語人:他最初誕生的形象是瘋狂與逗笑的化身。綠色禮帽與緊身衣是他的标配。他不是一個精神變态的殺手,而是一個無比自負的邪惡自戀狂。他通過犯罪來炫耀自己的智力優勢。這個形象也延伸至了95年的《永遠的蝙蝠俠》,金凱瑞這個喜劇大師出演這個逗笑為主題的角色

...
95謎語人

而在新52後,dc漫畫重啟。和影片一樣,謎語人成為了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後遇到的第一個超級反派。謎語人用他的新形象出現在哥譚市大屏幕上,他掌控了哥譚市,并命名為“零年”。這就是影片原型《蝙蝠俠:零年》的故事。而在漫畫中,謎語人也是蝙蝠俠第一個真正想殺死的目标。不過被小醜阻止。

...
殺死謎語人

而本片的謎語人則是多半出自現實裡“十二宮殺手”,電影裡謎語人的賀卡手法也與“十二宮殺手”如出一轍。“十二宮殺手”的故事也被著名導演大衛芬奇改編成電影《十二宮》。本片的懸疑叙事,電影色調都與大衛芬奇的電影十分相似。而謎語人的很多場面也都讓我想起了《七宗罪》裡的凱文史派西。雨夜淅淅的壓抑城市也和《七宗罪》裡近乎一緻

...
圖片來自另一影評

和大衛芬奇想表達的一樣,謎語人代表着對社會的沉思與批判,但是他的手法是錯誤的,他的行為隻會讓城市陷入更深層次的絕望。而他自己說出蝙蝠俠是自己成為謎語人的靈感來源也讓我想起《蝙蝠俠:蒼白騎士》裡恢複正常的小醜說的一句話:是超級英雄誕生了超級罪犯。《蒼白騎士》裡蝙蝠俠也被批判為私刑者或許也是靈感來源之一。而電影裡羅馬人之死和漫畫中很相似,或許也是預示着傳統罪犯的消亡,超極罪犯的誕生。

...
蝙蝠俠:蒼白騎士

羅馬人與官商勾結:電影裡還有個我覺得很出色改編點就是羅馬人。1987年,弗蘭克·米勒和大衛·馬祖切利共同創作了漫畫《蝙蝠俠:元年》,講述了蝙蝠俠早期的冒險經曆。作為哥譚市的一個傳統犯罪組織,以卡邁恩·法爾科内為首的法爾科内家族,正是擋在蝙蝠俠眼前的第一座大山。

...
羅馬人

影片裡他還自稱是托馬斯韋恩的老友。是讓布魯斯懷疑自己與父親的主謀,讓蝙蝠俠動搖了決心,不過還好有阿福。和漫畫一樣,法爾科内實際上控制了整個哥譚市,他與哥譚市市長,市議會和警察局長相互勾結,法爾科内一次次從哥譚市的法律的制裁中全身而退,直到蝙蝠俠的出現。

...
電影羅馬人

電影裡他也是謎語人謎語的重要一環,是城市罪惡的核心。那種官商勾結的無望罪惡,在謎語之下被層層剖析,讓人更加感覺到這座城市的無可救藥。地方檢察官吉爾甯願自己死亡也不願說出真相,觀感如同剛剛起身就被狠狠打了一悶棍,對哥譚的惡感到可怖。鋪天蓋地的現實惡,讓我寒心的人性惡,怎麼看我的腦子裡都在說“毀滅吧!這裡沒救了,和《小醜》裡的哥譚一樣”

但是黑夜裡仍有光,警官裡就是戈登,他代表着警察裡的良心。說明着還有人真正在為人民為打擊罪惡辦事,不然這些罪惡真的無法跳脫,那些泥潭裡會黑惡無光。不過我不太喜歡這版的戈登,加裡奧德曼太深入我心了。

...
偵探搭檔

6.一些細節

身份:有些影評寫到謎語人是猜到了布魯斯的身份的,不論猜到與否,這一部他沒有表現出來,布魯斯很擔心他的身份暴露。在和謎語人面對面時他都不敢走出黑暗,在謎語人一遍遍的說着布魯斯韋恩的名字時,大特寫蝙蝠俠都表情是低眉垂目,緊張而羞愧的。但是當謎語人說布魯斯韋恩是唯一一個沒被殺死的人時,蝙蝠俠意識到自己還沒暴露,他擡起了頭。他與對方面對面交流,他放寬了心。

...
寬心

女市長:我個人覺得這個女市長是有善心的,她雖然當市長的号召鋪天蓋地,但這不意味着她是壞人。她為自己的可惡對手追悼,她在人民恐慌時呼籲大家冷靜導緻中彈,在結局時發出振奮人心的演講。我猜測她是好的

...
演講

希望之光:電影尾聲,哥譚被洪水淹沒,宗教意味十足。如同上帝那場滔天巨浪,除了站在“諾亞方舟”上的一切都被清洗,世間變得幹淨純粹,人們重新開始。哥譚市也是一樣,所有重新開始,罪惡洗刷一清,但是新的一切也在萌芽。而蝙蝠俠帶着那盞明燈,帶領人民走出洪水,這讓我想起又一美漫神作《天國降臨》裡超人行走于水面,這也是宗教預言。兩者在對應作品當中都是代表着希望。

...
希望之光
...
耶稣行走水面

7.評價

無論如何我是打滿星了,時長冗長可我卻舍不得暫停。堪稱全程高潮,本來看這個分數我還以為這是一部逐漸洩氣的電影。但是人物,劇情,内涵表達都無比完整。在鏡頭上也是足夠考究,緻敬學習的光是其他影評提到的就有羅傑狄金斯的銀翼殺手2049,大衛芬奇的七宗罪,星球大戰的俠盜一号。而為了讓每一項都完整導緻了時長比較長。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缺點呢。

作為最文藝的蝙蝠俠,再保持商業的故事下有着足夠的作品深度,在為内涵服務的故事中也沒有失去本身的懸疑與趣味。人物刻畫,罪犯故事,社會塑造都緊密相連,塑造了一個暗夜中行走的孤勇英雄,并且這個英雄也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轉變——從複仇到希望。給如今超英電影、漫改電影甚至是犯罪電影都打了一針強心劑,能說三個小時不虧。

...
登上雜志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