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好多次,導演的女兒就像是生活在我周圍的那些最好的少年少女們中的某一個那樣,我可以是這樣的理解與熟悉她。片子十分簡單,或許從文本角度來說,它内容平淡,直白,感情過于單一且濃郁,對其中許多可以深挖的現象缺乏深刻讨論。但無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無比真摯且動人的片子,在于導演想盡可能的褪去母親視角卻隐藏不住的相機背後溢出的溫情,在于片中女孩們家庭背景,性格,階級,父母教育态度如此不一卻可以,像導演說的,那麼那麼自然的包容,這是唯有這一代青年才擁有的力量,在于這是一個那些父輩導演們沒有能力拍的,唯有忠實記錄才能展現的我身邊的,與我年齡相仿的,現代的女孩,在于其視角對女孩身體的捕捉自然的呼應了女孩和馬,在于動物和女孩如何交互的捕捉,在于人與人交互與人與馬交互的遞進性捕捉。有人說矯情做作,我覺得這是因為在不同環境下生長出來的年紀相仿的人們圈子的割裂,不同圈子的青少年用着截然不同感知世界的方式,我體感此點無數次,導演在映後分享侯孝賢團隊的剪輯(also for this film)看完片子的感想,類似于“這一代成長出來的孩子竟然是這樣的,真是太好了”的話,很遺憾并不是這樣的,擁有這樣“當代獨特力量”的依然隻有在那樣的教育與環境下,被溫情,受傷,人與人,人與馬對視教育出來的那群,“當代的”,青年們才擁有的力量。這是具有時代特質的力量,是當代孕育了擁有這些力量的當代青年,但同樣的不光是時代,像每個時代一樣,隻有有選擇的青年才可以獲得這樣的力量。更多的同齡青年們别無選擇,這同樣也是這個時代孕育的,無法逃脫的,或身處家庭困境的,或身處C國毀人式教育的,或對片子中的生活自卑式羨慕仰望的,或對這樣的情感充滿不屑處處說是無病呻吟的,這些圈子層層疊疊出的并集才是當代青年。
寫不下所以來這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