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是我看過這麼多劇中唯一願意去看原著扣細節的小說。楊紫其實把很多情緒都演繹的很好,但我總擔心自己會不會誤解這個鏡頭所表達的情緒,所以我去看了原著。
整部看下來可以很确定的一點是小夭愛塗山璟,對相柳有情。并且小夭對他們兩個的感情都是基于自己所需上,而兩者所需中她最需的就是塗山璟的。
有人覺得愛不需要理由,是克制是成全。但我比較偏激,我認為喜歡才不需要理由,喜歡可以是一眼萬年一見鐘情一見傾心。而愛是需要原因的,是需要時間和經曆的沉澱是必須的雙向付出。
小夭其實是個很自私的人,這自私不是說她不對别人好,而是她一切出發點是基于自己的趨利避害。第一遍看的時候我也有在想,為什麼小夭對塗山璟總是逃避,等着塗山璟走向她。而對相柳明明知道對方是和哥哥對立的,還放心的一起做伴。後面才發現她将相柳當成了短暫的相伴,整部劇相柳百分之九十的出場,都是在小夭和塗山璟出現矛盾後,小夭開始不安,相柳就出現。她明确的知道相柳和自己不可能,是不能入夢的人,所以她心安理得的享受相柳的陪伴,不用擔心以後會對相柳舍不下。而一旦塗山璟出現了,相柳就不在了。她又繼續貪念着和塗山璟的相依。

全劇看似是塗山璟一直在走向小夭,但其實小夭給了他唯一的偏愛。說要斬斷牽念的是她,回頭去試探塗山璟的也是她。說要放棄的是她,定親前去青丘的也是她。說要斷掉的是她,逃婚後知道是塗山璟的安排,迫不及待跑去見他的還是她。小夭和塗山璟之間其實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發生了,但小夭卻獨獨沒能把塗山璟放下。

我之所以說小夭對相柳是情,不是愛。是因為她就沒有在感情方面為相柳付出過。最開始在清水鎮的時候,她知道塗山璟的身份後不高興,相柳出現她故意激怒相柳拿他打消寂寞。在軒轅城的時候,塗山璟一年多沒有和她聯系,她故意跟防風邶走的近就是為了讓消息飛進每個世家大族的深宅大院内,讓塗山璟知道。和塗山璟在一起定情之後給相柳準備的都是精美的毒藥,将自己的念想都寄托出去。而和塗山璟分手之後,給相柳準備的毒藥全是暗色調,黑色的蝙蝠、黑色的葫蘆、黑色的鴛鴦、黑色的芙蓉花。甚至包括那顆鲛人水晶都是她在索取而不是付出。
鲛人水晶她在四年前就準備做了。是她和豐隆訂婚後,她在大街上遇到塗山璟,沒控制情緒難過的跑掉了。然後去地下賭場賭錢撒氣,又遇到相柳。她對相柳說自己要定親了現在還能做毒藥,但是成婚後就不會再做了。這個時候她還是理性的想着成婚之前要和相柳斷掉。但之後相柳帶她去了驢肉店又遇到了塗山璟和離戎昶。她就轉變想法了。
離戎昶跟小夭說“你不喜歡青丘的那對母子,大不了就在轵邑安家,讓璟陪你長住轵邑。我和你說句老實話,防風邶的日子都是有今夕沒明朝,縱是犯了錯的璟也比防風邶強……我隻是想告訴你,璟的那個孩子是中了自己親奶奶和防風意映的圈套,這些年來,璟一直獨自居住,根本不允許防風意映近身。我敢以離戎昶的性命發誓,璟對你用情很深,眼裡心裡都隻你一人。”
小夭在這之前是打算好了就這樣和豐隆過也行,所以和相柳說把蠱解了。 但遇到塗山璟後,相柳說小夭忘不掉塗山璟,小夭賭氣的說大荒内好男兒多的是,認為自己結了婚後就可以忘掉。但相柳卻告訴她:好男兒多的是,但把你放心上的沒有幾個。這個時候小夭就已經不太想解蠱了,豐隆不把她放在心上她是知道的,豐隆和哥哥一樣,隻有利益事業。而相柳心裡有她她其實也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會說出相柳舍不得她的話。甚至相柳還能感受到她的心痛。當小夭因為塗山璟心痛的時候,她隻要想到相柳陪她一起感同身受,她就沒有那麼孤單。
她需要相柳在她因為塗山璟痛苦的時候陪她一起,她需要一個人陪伴她。她這個時候甚至都希望相柳能陪伴她。但她之前一直都很理智的知道她自己的立場和相柳的使命。這個時候小夭就已經在準備做水晶的材料了。但是她還是一點都沒有在感情上為相柳付出,并沒有去跟黃帝,跟蒼争取一下,去拉攏相柳。還是四年後黃帝說:

之後她就開始組建鲛人水晶,讓人帶給相柳。她放不下自己的立場,但卻希望相柳為她放棄自己的情義?甚至在給完水晶球後又馬上跑到青丘找塗山璟了,這是愛嗎?包括狌狌鏡,她用狌狌鏡記錄了相柳帶給她的快樂。但她把狌狌鏡給了塗山璟,讓塗山璟去查明真相解決她們兩個之間的問題。一個是在索取,而一個是在付出。
關于我上面說的情與愛的區别,我認為桐華設定的小夭也是個認為愛是需要時間沉澱與雙向付出的人,因為桐華在提長相思的時候說過: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情,一份感情能經得起時間和各種挫折的磨練,是因為基礎夠牢固,就像小六和小七,隻有理解了他們的愛情是建在什麼樣的基礎上,才能理解何為長相思。

基于這個理解再來看小夭和塗山璟的感情,你會發現小夭對塗山璟的情感變化其實都對應在了他們的定情歌上。
君若水上風 妾似風中蓮 相見相思 /君若天上雲 妾似雲中月 相戀相惜 /君若山中樹 妾似樹上藤 相伴相依 /緣何世間有悲歡 緣何人生有聚散 唯願與君長相守 不分離
第一句對應的是阿念來參加婚禮,塗山璟怕被認出來離開了。小夭在宴席上看着阿念跟清水鎮的格格不入,覺得塗山璟其實也不屬于這裡,是和阿念一樣的高高在上。所以她在河邊對着塗山璟灑水,不讓塗山璟擦幹淨。因為她覺得隻要讓十七染上自己的渾濁之氣,就不至于真的随風而去,化作白雲。這之後她就已經開始舍不得塗山璟。所以在離開清水鎮的時候獨獨要去試探塗山璟,想去斬斷這絲牽念。

第二句對應的是塗山璟陪小夭解開2個心結之後要離開了,她問塗山璟說你很複雜,我很複雜,十五年後究竟會怎麼樣?塗山璟告訴她“心若如明月,諸般變化都如浮雲遮月,再紛擾晦暗,最終都會浮雲散、明月出。”小夭笑指着自己的心說:“奈何妾心如墨染,若君心有明月,望君能常使明月向妾心。”她告訴塗山璟自己心如墨染,如果塗山璟是明月的話,希望塗山璟能把她的心照亮,這個時候她就在渴望塗山璟能是那個永遠不抛棄自己并教會自己愛的人。跟在清水鎮不一樣的是,清水鎮的她在逃避,而現在的她在等待。

第三句對應的是小夭在梅林被虐殺之後,塗山璟趕過來,他探不到小夭的脈搏以為小夭死了,抱着小夭在熊熊大火裡死也不分開。等潇潇他們趕到就看到塗山璟緊緊地扣着小夭,整個身體就像藤纏繞着樹一般,怎麼分都分不開。在塗山璟殉情前小夭對塗山璟哪怕很喜歡,哪怕也願意等待,但她都沒有真正的相信塗山璟會永遠選擇自己。而在這殉情之後小夭才徹底相信塗山璟,并開始愛他。愛和情不同就是,這之前小夭對塗山璟的感情是可控的,但這之後小夭自己也控制不住對塗山璟的感情。

這裡出現變化的點是因為小夭看清十七的長相了,因為前半年小夭都這樣照顧着十七,并沒有害羞過。唯一不同就是這次洗澡後,塗山璟外貌示人了。并且在下段描述中,十七收拾好自己出來見大家的時候,都是麻子串子對十七的一眼驚豔,而沒有小六的。進一步可以确認在這之前小夭已經看清十七的容貌了。而且後文還有挺多小夭看塗山璟看呆了的描述。所以可以知道小夭是基于塗山璟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上發展的感情,不然為什麼串子麻子也同樣陪伴着她,她并沒有那樣不同的感覺?
小夭曾多次問塗山璟靜夜好看還是蘭香好看的時候,其實蘭香并沒有出場,那她是怎麼知道的蘭香?我回頭看時隻有那一句:靜夜幽蘭香~。十七成為塗山璟的時候小夭其實隻有一時的失落,但反應并不是很強烈,還是經常和十七在河邊散步。而開始逃避是在知道了塗山璟有未婚妻後,她将自己泡在冰冷的河水裡。之後就開始推開塗山璟。


小夭在看相柳的時候其實一直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我曾在第二遍專看小夭和相柳的片段時。覺得相柳死後,在小夭的情緒上感到一絲無可奈何的悲傷和遺憾,我最開始以為的是她和相柳不能在一起的遺憾,細讀才發現這悲傷并不是源于她不能和相柳在一起的遺憾,而是相柳不能和自己喜歡的人相守的遺憾。她在假設自己先遇到相柳的時候,想的也不是她和相柳能在一起,而是相柳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如果那個時候,她能遇見相柳,是不是相柳也可以找到一個心愛的女子?他會帶着她一起去花妖的店鋪裡買香露)。
甚至在她為左耳安排好後路,打算殉情的時候想的也是:
(左耳、苗圃,後會無期,祝你們幸福,相柳沒有得到的,我和璟也沒有得到的,但你們一定會得到)。
全劇她都一直把自己和塗山璟的幸福放在一起,而對相柳卻一直都是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她唯一為相柳的幸福做出的努力,還是在她和塗山璟終于圓滿後,才對蒼提出能不能留相柳的一條命。

而塗山璟和相柳對于小夭的存在還有一個暗線,就是小夭娘親留給她的《九黎毒蠱經》和《神農本草經》。她因為學會了毒所以認識了相柳,又因為蠱和相柳有牽連。而她因為《神農本草經》學會了去為塗山璟付出。小夭娘留給這些東西給她,是想要她仁心仁術,澤被蒼生。但她四處漂泊沒有依靠所以一直學的是毒。跟相柳認識後她更加精練毒術。因為她要保護自己。但在她認識塗山璟之後,小夭心态發生變化。開始學醫救人,并在塗山璟和她解釋完孩子的事後,她為了保護塗山璟将《神農本草經》融會貫通,為塗山璟制作了一顆保命藥。甚至在和塗山璟和好後,精神富足,編寫了《黃帝内經》和《黃帝外經》,最終也是澤被蒼生了。

小夭真的愛一個人并不會完全因為立場的原因去放棄,也沒辦法去克制自己的感情,不然她也不會願意給塗山璟15年時間,也不會有為了塗山璟殺了蒼玄的想法和行動,甚至最後她還離開了哥哥,連個道别的機會都沒留。
小夭能自保也有處可出。她精煉毒蠱還會醫術。幾百年來她都能保護好自己也能保護好其他人。所以她的愛情觀不是需要一個來教導她,要求她,讓她依附的男人。她追求的愛情觀是一個尊重她理解她信任她愛她,且她也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愛他的男人。小夭放不下塗山璟不是因為心軟,也不是因為戀愛腦,而是她對幸福生活的唯一一絲期待。或者對于普通女生來說,分手了再談下一個就好了。但對小夭這樣的女生來說,勇敢的去愛一次已經是付出了一切。如果失敗了,再也不會相信幸運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小夭也從沒有左右搖擺過,隻不過在擁有的時候會不安,擔心失去所以想放棄。在失去的時候痛苦,所以祈求短暫的陪伴以求遺忘。


很感謝桐華最後将塗山璟寫給小夭了,不然漫漫神生在玉山該有多寂寞,好在人類的生命沒那麼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