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區常見劇情(男性靠着皮囊的任意置換享受着性倒轉與對主體女性身份蹂躏的快感)的女性主體化(可以說,女性的主體是最社會化的身體,在此可以引用波伏娃的一段話——“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鬥,反而對她說,她隻要聽之任之滑下去,就會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受到海市蜃樓的欺騙時,為時已晚:她的力量在這種冒險中已經消耗殆盡”)。
什麼是一個真正的異化的個體?答:一個毫無自我規定性的躁動主體,被置入于一外在的驅動鍊條,并且不得不在這樣的鍊條中驅動直至死亡,除非他重新找到自己,那個具有自我規定性的超人,以讓他從種種束縛的鍊條中掙脫出來,一切價值都依他的内在尺度而得到重估。或者說我們應當從人的現實性上,作為種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基礎上去分析人的兩個身體:一個是他自己面對的身體,另一個就是他的社會中的身體。在女主的社會身體,也就是她的身份中,她被種種觀念與名利所裹挾向着對于性感的狂熱執着中選擇了注射某種物質,她的主體于是就此鮮明的分裂開來,一個是社會化的完美肉體,享有着表面的風光名利和欲望。另一個則是衰老的被遮蔽的居于暗面的實際身體,作為她的現實的身體直面着種種真實的獨屬于己的問題。她的完美肉體實際是一種被投向在她現實身體的陰影,一次又一次的遮蔽着她面對自己與把握自己的可能。在對于操勞之生存體驗得出的真理的狂熱迷信中,人已不再具有他的身體,相反他的身體将逐漸“器官化”,僅僅變為一種純粹知覺的場域,他的理性已被他的物性所徹底把握,于是他再也不能活動超出哪怕半點他的那具社會身體了。
本片的結尾則是一個類林奇式的處理,一個兩具排異身體自相殘殺後被迫再融合而成的畸變體,一個商業社會眼光的完美偶像和作為差異存在的個體融合成了一個更加誇張的二十一世紀象人的登台——人們對于性感的狂熱追求與對畸形秀的獵奇心理本質上是一樣的,人們對于那性感者說:你的衰老的肉體已配不上我的欲望了;然而人們不知道衰老是欲望注定的逐漸退場。人們對于那畸形者說:你的靈魂定像你的身體一樣醜陋而吓人,因為你是個畸形的人;然而人們不明白實際上這種畸形來自于他的社會的身體,他的社會的身體被迫安置在他自己的身體上,因此他才成為了象人,并且永遠都是象人。
物質之裂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真實(的)過去的符号化與在世的我思
《死者田園祭》對我來說是寺山修司自己的《鏡子》或者《八部半》。不同于《抛掉書本上街去》直白強烈的叙事,這一部更多是運用意象與顔色制造的詭谲之詩,也更像是寺山修司給自己童年做的一個謎。穿着舊日本校服塗白臉的少年,死于昭和十八年的父親, ...
另一種評論
電影開頭,主角直接面對觀衆說話——“如果你想墜落進影院的漆黑中,這麼拘謹地坐着可是不行的呦”,是這樣,每當電影開始放映時,影院便熄了燈,觀衆的臉也都隐沒在黑暗中,我們的視覺同一在銀幕之上,然而腦海中思起的卻是自己的事。電影,怎麼能隻 ...
Week—End
戈達爾把“好萊塢”觀衆最樂衷的色情與暴力元素以最直白最現實也最難以令人忍受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對于色情的随意,開頭女主直接對着一部推近拉遠的攝像機講述3p的過程與細節,災難與暴力的常态化,死難就随意發生在路邊,而他人則駕車從旁邊一駛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