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85後,對陳佩斯的小品可是從小看到大,那誇張又真實的表演、精準的節奏把控,總能逗得人捧腹大笑,他的作品承載着我的童年歡樂,是難以磨滅的喜劇記憶。黃渤和姜武也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實力派演員,黃渤憑借草根角色深入人心,用精湛演技诠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姜武則以獨特的氣質和紮實演技,塑造了衆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當得知他們共同出演《戲台》這部電影,我滿懷期待,看完之後,更是被深深震撼。
這部電影簡直是對腦殘粉的有力諷刺。就拿六姨太這個角色來說,她對名角金嘯天盲目崇拜,千裡迢迢追到武漢,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偶像,甚至在發現金嘯天抽大煙抽成廢人後,依舊不管不顧地投懷送抱,最後私奔時還認錯人,把黃渤演的假霸王當成了偶像。這一系列情節将腦殘粉的盲目、不理智展現得淋漓盡緻,狠狠嘲笑了當下粉圈隻看表面、不辨是非、過度狂熱的追星亂象 ,讓那些被追星沖昏頭腦的人好好照照鏡子。
再說說電影對女拳的打擊,影片中沒有刻意去迎合所謂的“女拳”觀念,而是真實地展現人物。六姨太雖然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追求愛情跟金老闆私奔,但她自身行為又充滿了荒誕和不切實際,她連自己愛慕的對象都能認錯,這不是對某些打着女權旗号,實則思想混亂、行為荒唐之人的一種映射嗎?電影沒有為了讨好而歪曲事實,而是以一種幽默又諷刺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真實的人性,而不是被極端思想裹挾的虛假人設。
在家國大義和情懷方面,《戲台》展現得蕩氣回腸。故事背景設定在民國戰亂時期,戲班裡的衆人在軍閥的壓迫下艱難求生。洪大帥不懂藝術卻仗着權勢随意改戲,将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傳統戲曲之上,可即便如此,戲班裡的金嘯天、鳳小桐等真正熱愛戲曲的人,在炮火震落瓦礫之時,依然挺直脊梁将原汁原味的《霸王别姬》一字不改地唱完。這不僅僅是對戲曲藝術的堅守,更是在亂世中對民族文化的捍衛,對祖宗留下來東西的敬重。陳佩斯飾演的班主侯喜亭,為了戲班衆人的生計,不得不向軍閥低頭,但他内心的那份堅守從未消失,他望向祖師爺的眼神,滿是無奈與心酸,卻也有着不甘與執着。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亂世中藝術人的風骨,感受到了厚重的家國情懷,那是在動蕩年代裡,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對民族精神的守護。
《戲台》用喜劇的外殼包裹着深刻的内涵,笑中帶淚,讓人在歡笑與思考中,體會到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堅守,也讓我們對當下的一些不良現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