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偏愛貓咪,一動一卧皆萌。今年嘗試了繪畫的人物創作後,更深感光偉正角色的無聊,有明顯缺點的角色才能展現誇張沖突。小杏是個送給中年人的哆啦A夢,是個37歲的日常貓妖,模樣憨傻,灑脫散漫又喜歡随意賣萌,像是完美版我自己的個人投射。才看五分鐘,我便知道,貓妖小杏,已經戳中我心,是我夢寐以求的貓妖。故而激情開麥,為隻戳我心的佳作說上幾句。
1.現實與魔幻交織,童話和殘酷事實的橫跳
電影講的是中年人溫柔視角下少女的經曆殘酷成長的故事,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童話。
觀看本片中,時常能體會到童話和殘酷事實的反複拉扯,比如最平凡的主角團去體驗最魔幻危險的地獄冒險,果然像韭菜一樣刷刷被割,毫無還手之力,還借花凜之口點出“好弱”,使觀衆從期待套路的魔幻高潮跌落到反套路的現實潰敗,有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豪情壯氣被現實迎頭擊碎的痛感,期待落空,不免失望,也是本片普遍評分不高的原因之一。
本片看似童話,又暗暗地扔點面包屑來暗示現實殘忍。比如女孩看似平淡,但穿插交代了她經由和諧家庭轉向支離破碎的家庭的經曆,點明女孩實則生無可戀的現實。再比如高潮地獄冒險,地獄看似文明如豪華酒店,又通過貧窮神之口點明,并由地獄“大叫喚”層的鏡頭強調,地獄實則充滿血淚危險。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最後閻王和媽媽對話時強化壓迫感的鏡頭語言,完全加深心理暗示,媽媽這回是真要倒大黴了,好可怕。但鏡頭一轉似乎又沒什麼,媽媽隻是上了輛中巴,還是倒立着上去的。在觀看這個段落時,我被女孩不得不第二次放手她離世的媽媽的情感影響,想放聲大哭的同時,又迅速被那個已經滿頭包的貓妖還在掙紮耍寶搞得哭笑不得。這種情感反複橫跳肯定是導演的蓄意為之,但可能也是部分觀衆觀感一般的原因。
另外這個父親的崩潰和自愈是女孩成長的對照組,也是面包屑情節,而且更加殘忍。還有一個對照是貓妖永生,他是直都在,是一直都可以陪着你的,而媽媽是過去已逝去,是不可追回。
最近讓我印象深刻都是動畫電影,《機器人之夢》、《貓妖小杏》,可能是這種形式本身也與現實生活若即若離的關系。《貓妖小杏》由于用了轉描的技法(實景拍攝後再描成動畫幀加工),人物動作、環境背景尤其逼真,但主人公貓妖又是個相對抽象的形象,也更加深了魔幻現實的感受。
2.不願長大又逼你長大的童年
結合上文,不願長大是魔幻故事的部分,逼你長大是殘忍現實生活的部分。所以魔幻的部分是日常耍寶起承轉合的公路故事,殘忍現實生活則以面包屑的方式出現。但這個屬于開無軌電車的個人解讀了。
電影最後少女的台詞非常觸動我,“等我長大,我會去xxx”,而現在,讓我此刻在這裡拒絕長大吧,讓我再次任性一下吧,哪怕隻有這個暑假。我時常與朋友聊起,不願長大,但時間是從手指縫裡溜走的流水細沙,永不停留,無法自欺欺人。
3.個人向最戳我的貓妖設和0光環的男女主
無意中養着貓咪突破了壽命極限居然可以永遠陪伴,貓咪突然長到人的大小甚至可以說話可以幹活可以打工,而且無縫接入周遭人類社會。此處設定類似動畫《機器貓》、《今天的貓咪也很能幹》,但本片中的貓妖沒有任何法力、武力、智力、财力或其他過人的能力(沒有機器貓的百寶口袋,也不如能幹貓家務等各項能力全能),甚至不帥,隻是一個“凡人”,他時而是個37歲的無聊中年大叔,時而是個追求風和速度的可愛萌物,時而是個大版毛茸茸的貓,不免有種可以實現的魔幻故事的錯覺,哈哈哈。
本片的女主也是,她沒有千尋的善良純真(千與千尋),也不是蘇菲的勇敢或者說敢作敢當(哈兒的移動城堡),就像某評價裡說的,她連人物的成長都在片尾,全劇幾乎沒有高光時刻,感覺她隻是一個市儈的、自以為是的、任性妄為的、随處可見的普通小屁孩,啥都沒搞明白便闖下大禍需要周邊一群人來兜底掃尾,讓人心厭。我感覺這是完全剝離主角光環,講普通人遇到的日常生活,因為普通人哪怕經曆主角情節,也并不會突現過人的能力、傑出的成長和優秀的品質,能在最後有些微不足道的成長,已是不易。(還可能大貓已經是我喜愛度點滿的主角了,小女孩不讨喜我就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