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紀錄片系列,譯名真的是大蹭《貓鼠遊戲》。内容确實相關:What's in the mind of con artists? (騙術大師們的小腦瓜裡都藏了些什麼)

紀錄片裡是3位學者:犯罪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行為學家組成一個專家團隊,接觸一共6位詐騙案犯人,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研究方法可以歸納為:深度訪談、訪談過程中觀察微表情、心理學實驗(腦神經方向)以及行為反應試驗,主要分析:1. 表達内容真實程度 2. 主觀給人感覺 3. 語言表達和實際腦電波/微表情的差别 4. 同理心、情緒波動等共情能力……

核心是:找他們和普通人的不同。

印象極其深刻的是第一位被研究對象,也是電影《貓鼠遊戲》的原型。他提到的是:自己常常會聲稱自己有精神疾病來解釋自己的教唆詐騙的行為。

然而實際上,他的神經檢測報告與正常人并沒有很大的差别,并沒有精神疾病,而是更高的謊言識别能力、偵查力等等,而三位學者也認為這部分能力更多是後天所緻。

這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于平庸的惡的報告》,雖然騙術大師的詐騙的個人行為并不是群體責任分散等等所緻,但是普通人與惡的距離真有那麼遙遠嗎?

你很難說騙術大師們缺乏道德法律意識,他們有的(第二位)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尊重規則、判斷思考更加理性:在博弈模型中不選擇報複行為而是執着于自己的增值活動。而前三位都很擅長在道德語境下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弱者的身份,“真誠”講述自己的苦難,讓人理解、共情,随即滿足他們的需求。可以說,他們甚至比普通人更具有“道德意識”。

他們豐富多彩的内涵在紀錄片中沒有被一個“con artist”的概念掩蓋,騙子群體中的異質性得以精彩展現。紀錄片的研究出發點也許很難說具有科學價值,但是呈現的結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