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的輿論環境變成了:隻要有人舉報,平台就不問青紅皂白無腦全盤通過?

上個星期看完電影,看完我覺得如鲠在喉,寫下一篇影評,結果今早發現,莫名其妙變成了一篇日記,點贊數變成0,權限也隻有我自己可見。

截圖如下。

請問,全篇哪個字是敏感字?哪裡的内容觸及到違規?是我對電影打出的三顆星?是我說導演本應該呈現出更好的作品?

對于影評下面反對的聲音我壓根就沒打算也不屑于回複,因為永遠沒辦法雞同鴨講。但是,不回複不代表默認,更不代表認慫。

現在的輿論場,就是一邊追憶魯迅,一邊舉報?

還是朋友說得對,民族之弱,弱在精神不能自理。整天自我陶醉自我感動,一萬個魯迅也枉然。

...
...
...
...
...
...
...
...

再貼一遍

《紀錄片導演不應該隻是純粹的記錄者》

在采訪中,有個老兵驕傲地說自己殺了一百多個敵軍,原話不記得了,印象很深的是他當時那種狀态,感染力很強,就像一個剛剛上戰場的二十歲小夥子,神采奕奕,情緒激昂。你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已經快90歲高齡的人。

在宏大的戰争背景下,人是道具,是無情的機器,是已經被異化的工具,唯獨不能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

所以全片最觸動我的地方,不是老兵們對激烈戰況的叙述,不是殘酷血腥的傷亡描述,也不是他們對生死與共戰友情的無法釋懷,而是一個老兵一段關于戰場取水的平靜回憶。

當時山上無水,炸彈在山間炸出一個坑,積累了雨水,成為了敵我雙方共同的水源。當我軍去取水的時候,敵軍會開槍射擊;當敵軍過去取水,我們也會毫不留情地打回去。為了喝水大家都付出了慘痛代價。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雙方之間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去打水的人,不朝他開槍。後來,一直到了過年,除夕部隊包餃子,這輩子吃過的最難忘的餃子,就是用的這個坑的水。

這才是超越民族和戰争之上,人性最閃光的地方。

對片中這一個個曾經與死神數次擦肩而過、最終卻頑強存活下來的老兵,我毫無保留地向他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回到作品本身,這部片子目前一萬六千多人看過,豆瓣評分8.9,它真的值這麼高嗎?

用視聽語言看這個片子,先拿景别來說,人物訪談采取的均為近景和特寫鏡頭,和以中景、全景、遠景為主的一般紀錄片不同,近景和特寫是一種視覺上的強勢,是明顯帶有個人主觀情緒的景别(諸多仰拍鏡頭同理);就聲音而言,全程幾乎每個采訪和段落都配上了一首舒緩而悲傷的背景音樂,真的有必要嗎?在叙事結構上則對結尾部分進行了長時間刻意的升華。對向來努力追求“客觀”的審美價值的紀錄片而言,這些地方是否有待進一步商榷?

不過該片最大的問題也不在此,而在于其線索不夠清晰,内容過于粗淺,主題流于表面。

全片看完,除了能感受到戰争的“殘酷”和貫穿始終的“愛國”,此外還有什麼值得引人思考的地方嗎?反正我看完總有種如鲠在喉、隔靴搔癢之感。

由親曆過戰争的當事人口述曆史,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拍攝題材。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不應該隻滿足于做一個單純的記錄者。導演應該根據已有資料,在采訪前提前主動規劃出一個明确的主題,梳理出一條(或幾條同時展開)清晰的線索,努力向觀衆呈現出超越戰争之上更具普世價值的東西。

這些老兵們,在戰場上有沒有過那麼一刻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有沒有過那麼一瞬間想當逃兵?

戰争結束後有沒有遺留下精神創傷?

戰後有什麼樣的(心理)落差?

戰後與戰時自己的生活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戰争是如何影響改變了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命運?

這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是一條可以深挖的線索,但很可惜,我一個都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