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樣定義偉大?

談起哪些家喻戶曉的名字,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形容詞就是偉大。這或許成了一成不變的東西,當有人問起他們為什麼偉大時,我們将他們的事迹一一背出以證明自己所認為的偉大。現在覺得那是麻木的,不走心的。真正的偉大應是由内心發出的敬佩與感歎,提到某個名字時眼神有憧憬、有激情,而不是像完成任務一樣麻木與盲目的去記憶他們。

我們從沒有主動研究過他們,我們一直在被迫接受他們。曆史書上那些冰冷的介紹文字束縛了我們的思想,他們的偉大卻遠不止此。幸好《覺醒年代》填補了這段空缺,讓我真正明白他們的偉大有多來之不易。

同樣是血肉之軀,同樣生活在那烏煙瘴氣的時代,他們沒有選擇苟且偷生,而是奮力為中華子孫的覺醒奔走呼号。在我們因為一點生活的不如意就選擇放棄時,想想他們,那些生活在刀尖上的先驅們,他們是怎麼堅持過來的。《覺醒年代》陳獨秀,一生緻力于解救中國人民于水火。各地黨組織剛剛建成,卻傳來了兩個兒子和好兄弟相繼去世的消息,他是一名父親同時也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他能怎麼辦,他唯有将這份“覺醒事業”堅持下去才能對得起他們的犧牲!

心中萬千語,有苦難清腸!陳獨秀抱着一顆視死如歸的心将那爛透了的時代硬生生撕出了一道光。我們要記住的不僅僅是他們的事迹,更應該牢記的是他那份堅決的、不可更改的愛國決心!那是中國人民的根!

我們都知道他們的偉大,卻一直在低估他們的偉大。我們都說“時勢造英雄”,卻不知這“英雄”的稱号是以自身的無畏犧牲換來的,而這犧牲的分量高于一切。古有血肉之軀築長城,那時有陳獨秀李大钊等人以血肉之軀修中國。想想今天的幸福是用那些人的犧牲換來的,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庸碌一生。

有國才有家,偉大并不是空談。先驅們用實踐用行動挽救了一位被帝國列強、被封建腐朽反複踐踏的母親,而尚在襁褓的新中國正在茁壯成長。

泱泱中華,百年盛世,你們所思所想所期待的如今都在一一呈現。先驅們,你們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