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解釋鴻溝》的第一集,看到組會中學生的提問。胡塞爾的“交互主體性”,多好的哲學問題啊。丹·紮哈維等一衆當代現象學者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進一步地讨論和貢獻——如果我們承認意識的前反思性/第一人稱給予性是意識的基本模式(basic mode),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各自都從自己的主觀性角度來看待世界,那麼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地理解他者?這也涉及到我們對other minds的哲學讨論:我如何知道存在具有感覺、思想以及心靈屬性的其他being?這些問題可以走向意識研究,可以說是屬于心靈哲學的範疇,可以進一步研究自我以及他者,繼而也有機會走向倫理學。無論是從現象學和分析哲學出發,進路都非常寬廣,然而很可惜的,這個學生沒能在組會上得到應有的哲學引導和溝通。

陳嘉映後面說的很對,我們不該把人生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寫學術論文上。但在這個片段裡,他阻止地似乎不是對現有僵化學術體制的服從,而是根本的哲學思考。一個選擇走向哲學的人是沒有辦法停止思考哲學問題的。如果她不在意這些問題,她又為什麼偏偏要走向哲學呢?

如果說做紀錄片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哲學思考和讨論普遍化起來,那就更應該展現職業哲學思考和溝通的原貌,而不是将重點放到人生的感悟和建議上去。何況,這位同學組織自己觀點的方式可能比較私人化,但這的确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哲學問題,就像我剛說的,它的可能性非常多,如果好好做,能做的非常有前景。

有經驗的哲學家應該試着在私人的經曆和困惑之外,看到這個問題的哲學意義本身,這才是哲學讨論應提供的功能,也是為什麼哲學新人需要老師。不然,她隻需要書本就可以了。

針對組會中的一些哲學觀點,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陳似乎把“分析”與“還原”等同了。在意識研究中本就有反對還原論的哲學家,而且數量極多,我本人就認為主觀意識是不能夠被還原和否認的,因而對意識進行還原(無論是還原成物理現象還是本體論還原),都沒有辦法恰當地解釋意識。

此外,還想提個意見,我覺得哲學紀錄片這個想法是非常非常好的,我很開心看到有人在做這樣的事。但哲學讨論最好用線性的剪輯方式來表達,因為哲學讨論最經典也是最有意義的部分就在于論證的過程,如果剪碎了,語境就沒了,哲學讨論也就失效了。如果不熟悉哲學的觀衆懷着期待看了哲學紀錄片,卻看到哲學讨論就是語境不明、自說自話、煙霧缭繞、缺乏共同理解的話,他們會對“哲學”和哲學家的工作有誤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