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位導演分别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

祖國經曆的無數個曆史性經典瞬間。

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

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

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前夜》/管虎

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前夜。那一夜,全中國可能沒有人比林治遠(黃渤飾)還要更加“兵荒馬亂”。

在典禮前一天的檢查會上,所有團隊衆口一詞:“萬無一失”。隻有他艱難地開口:“電動升旗,不敢确保萬無一失。”

《相遇》/張一白


...

沒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張一白卻選擇将目光聚焦于一對被命運捉弄的戀人,可謂極為微觀的視角。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背誦這件事情的曆史意義,卻從沒想過這件事背後的個體印痕。

《奪冠》/徐峥

冬冬,一個上海石庫門街坊裡正過着暑假的小男孩。他是這條街裡電工的兒子,上得了屋頂,修得了天線。那年的8月8日,整個街坊都指望靠他來看女排決賽的實況轉播——電視信号總在關鍵時刻掉鍊子,為了接收信号,冬冬隻能一直換着角度待在陽台上。

《回歸》/薛曉璐

“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儀式總指揮與儀仗隊升旗手(杜江飾)的這條線,聚焦的是“國家的時間”。

《北京你好》/甯浩

北京的出租車司機(葛優飾),離婚後與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之後,他想借此機會與兒子緩和關系。但是,在這份大禮未送出之前,他仍舊時時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換着法地到處顯擺。每個他見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禮一番。不料,意外發生,這張票開啟了它的“奇遇”。

《白晝流星》/陳凱歌

以“草原傳說”作為基點的這則故事,包含着寓言感:傳說中,若能在白晝看到流星,貧瘠的大地就會變成綠洲;而航天技術的發展,對于貧困的草原牧民而言,就是一串帶來希望的“白晝流星”。不可否認,它的立意出色。将“新農村扶貧”和“航天航空事業”兩件大事糅在一起,構成了互為牽引力的關系——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航天科技發展與扶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也存在着關系。

《護航》/文牧野

《護航》通過飛行時不斷偶發的主體回憶,來打撈、回溯這位女飛行員的心路曆程——從孩童到少年時光,再到成長過程中所經受的各類挫折。她要打敗性别觀念的禁锢,要在無法兼顧愛情與事業這件事上做出抉擇。這些回憶連同“護航飛行”的主線,塑造起了鮮活的形象。

真正的曆史,蟄伏于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國”這個觀念在此時顯得既抽象、又具體,在平民化的叙事邏輯裡,最終漸漸生發為實際的關切。----徐若風  2019-09-30 0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