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和我的”系列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以及呈現出系列電影票房疲軟的趨勢,再加上同檔期電影《長津湖》的大熱,票房中《我的我的父輩》被《長津湖》碾壓。在豆瓣評分上,本作品也是達到了7分,雖然不及之前兩部的7.6和7.3分,但是在質量上也不算是失去水準的作品。
本作品分為了四個單元,分别是吳京導演的《乘風》、章子怡導演的《詩》、徐峥導演的《鴨先知》、沈騰導演的《少年行》,有趣的是四位導演也是作品的主演,同時也是章子怡、沈騰導演的第一部作品。
首先吳京導演的《乘風》,在我看來在四個單元中排第三位。因為去電影院遲了幾分鐘,看到銀幕的時候片頭标題剛好放完了,我在門口猶豫了一下差點以為自己走錯場次去看《長津湖》了。
吳京和吳磊作為主演,他們的表演是不錯的,自然又不會脫離實際。這個單元作品有很多大場面拍攝,極具吳京的個人風格,在拍攝細節上可以看得出來吳京下了苦功夫,有在認真琢磨。在生和死不同場景的交替中,的确是具有閃光點,也讓觀衆印象深刻,舍小家而為大家,這種犧牲精神無不讓人動容。
在我看來,河邊蘆葦處作為結尾不失為一個好的片尾,可是之後導演還放映了一個騎兵連抗戰的大場面,談不上拉跨但是隻是炫技而已。不得不承認畫面極具沖擊力,騎兵們手持冷兵器和敵人的長槍短炮抗争,傷亡實在是太大了。
接着是我認為最具電影感的作品,章子怡導演的《詩》,這作品在我心中喜愛度排第二位。雖然是章子怡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但是足以看出章子怡當導演的思想周全和推敲人物之認真。小時候的孔明燈和長大後的航空火箭極具象征意義,另外章子怡不僅從父輩角度出發,還考慮到了母親付出的一切。無論是畫面還是氛圍都具有詩般的美感,章子怡演技始終在線,小演員的演技也是很出衆的。
然後是我覺得完成度最高的《鴨先知》,徐峥導演的這部作品在我心中是四個單元最好的。徐峥和韓昊霖再次搭檔出演,在短片裡面出演父子,表現穩定。呈現的畫面是偏黃色的,格調很符合徐峥擅長的小人物喜劇,從小見大去展示大時代改革開放前進的主題。因為畫面具有年代感,很容易讓代入以前的生活中,也不會那麼容易跳戲,故事講述得很工整,邏輯上也很順暢,總的來說觀看舒服。
最後就是沈騰導演的作品--《少年行》。可能因為這是沈騰第一次當導演,所以與其他導演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别。這單元作品稍微有點像舞台劇,總的來說沒有給觀衆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