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聽到主旋律電影掉頭就走,不是不愛國,真是是拍出來的東西過于辣眼睛。
國慶的爛片太多,就挑了一部看起來評分還行,演員也不錯的《志願軍:存亡之戰》來看,雖然進影院前就知道了導演是陳凱歌,知道了又夾帶私貨捧他兒子,但還是咬咬牙進去看了,希望有些驚喜。
整部電影讓我覺得最大的感受就是浪費、可惜以及生氣。
鐵原阻擊戰這麼好的題材,被拍成這個鬼樣,真是太可惜了。看完電影之後去搜了一下這場戰鬥,明明可以拍的内容這麼多,幾乎都沒有被體現出來。
189師擔任了這麼艱巨的阻擊任務,用分隊戰術拖了美軍這麼久,付出的巨大的代價,在這部電影裡面就被那麼一筆帶過了。
軍長傅崇碧在整部電影裡面就光顧着打電話和外放電話了,明明有很多戰術的布局可以拍都沒有拍出來,是不是吳京沒有檔期,隻能安排他打電話呀。
陳飛宇那個角色就更無語了,整個就一個特種兵,怎麼打都打不死。失憶的角色倒是挺符合他的演技,反正隻要面無表情就可以了。第三部應該還是主角,電影名幹脆改成《我的特種兵兒子》算了。
水庫放水那一段真的是想吐槽到極點,去水庫的目的就是要把水放下來,那還去手動開閘做啥,直接炸呀,搭這麼多條人命。你要說為了戲劇效果,那也行,那能不能不要把美國的傘兵當成白癡,人家是去救水庫的,能被你帶幾個人就能引走的嗎,把敵人刻畫成白癡就是侮辱我們偉大的志願軍。
感情戲那就更不用說了,整部電影是圍繞李家開展的,想通過這個小家來反映志願軍的偉大、家國情懷,這都是值得鼓勵的,但能不能不要那麼尬和假。上一步張子楓還在聯合國,這一步就能上前線了。還有像什麼團圓、家等等的字眼,能不能不要從演員嘴裡面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呀,太低級了呀。你想表達這些情感,完全可以從放在一些細節裡面呀,觀衆能感受到的。這種強行營造煽情的戲份,真的讓人腳趾摳地。
這部電影為數不多的亮點就是挖坑炸坦克、抵近投擲的情節了,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些情節是能反映志願軍的智慧以及勇敢無畏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