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teenager,喬瓦娜還是很懵懂的,她的思想就是父母給她帶來的左翼思想,她的評判标準都是父母給她的,心裡是有明顯的善惡之分的。後來她看見母親出會站在父親一方指責母親,知道父親不忠也會心疼母親。從這裡開始她的“信仰”就已經開始崩塌了,原來父母并不是完美的人,他們還有陰暗的一面。後來她見到了姑姑,父親口中像海妖一樣邪惡的姑姑居然是一個很酷的人,還有不顧世俗一生隻愛一個人的故事,而她的社交圈就不隻是和她同一階層的安吉拉和伊達,漸漸有了羅伯特、安潔莉娜和各種那不勒斯混混小青年們????。
她看到了更左翼的思想,也接觸到了福音書,她開始不明白他爸爸這樣高喊着公正平等自由的知識分子實際上一點也不關心底層人民,渾身散發着階級優越感,對他們趨之若鹜。還發現羅伯特這種天主教“知識分子”教授也不能解釋上帝的做法,隻會和她說一些上帝像詩一樣的鬼話,還和她說“我們睡吧”。

她應該相信哪個僞君子?到底什麼是真的?同時一起長大的朋友安吉拉與她針鋒相對,姑姑的愛情故事也是謊言。所有成年人都為了自己的私欲用理想、愛情、宗教做僞裝來達到目的,喬瓦娜一直尋求的一個答案,尋找一個Verità(真相),可是她發現身邊的理想、愛情、宗教全都是謊言,都無法當作信仰。
喬瓦娜這個時候很像我現在的樣子,從發現父母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到有一點判斷力和接受力四面八方開始湧來不同的聲音,我被他們說服又發現他們無法自洽,看他們百家争鳴又互揭老底。讓我無所适從,不停得聽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觀點也沒找到一個讓我完全被說服完全認同的,我看見他們被有心利用斷章取義,完全找不到一個真正的Verità。欲望有錯嗎?貪欲和它的界線又在哪裡,有心利用這些的人都是不應該的嗎?

到最後,發現自己一個也不認同,也全都可以理解。就像劇中的的喬瓦娜對明白了父母中産階級的根本訴求,也理解姑姑和恩佐的愛沒有那麼美好。她發現了謊言,也沒有欺騙自己,這些就是真相,是事實,是現實。好像不是美好的東西,也好像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對的”。這時候就回想到了才知道父母出軌的時候艾達的決定:
我不再是任何人的女兒。
“90年代,如果你的理想還沒有破滅,如果你的鬥志依舊昂揚,那就把自己最單純,最善良的一面,在這個肮髒的下水溝裡毀掉吧。然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趕緊離開這裡。”
我不會在選擇任何一種信仰,不會把理想、愛、宗教、能力當信仰。最後喬瓦娜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以“最小”的代價進入了成人世界然後逃離了這裡。
世界要自己去看是什麼樣的,不知全貌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