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從視聽語言角度,人物角度,内容主旨角度以及藝術接受角度簡要解析《四月三周兩天》這一 部電影。

一、迷茫、壓抑、冷色的彷徨:視聽角度分析

影片整體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拍攝,輕微的晃動之中更加突出真實感與參與感。

影片最令人驚歎的是Cristian Mungiu的長鏡運用與構圖。全片多次采取對稱構圖的手法,從主人公Otilia與室友Garbita在淩亂的大學生宿舍裡的對話開始,到二者在旅店餐館的對視中結束,每一個鏡頭都是精心布置細緻安排的,處處用對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畫面美感。其中Otilia在窄小的衛生間注視的鏡頭,盡管隻有一個人入鏡,導演依然通過浴室的鏡子制造了一個相當完美的對稱構圖。

與對稱手法互為襯托的,是大量長時間多角度的長鏡頭。不僅僅是Otilia從宿舍出門後的鏡頭一直跟進,還是她一個人在暗夜裡迷茫又慌張的四處逡巡,或是Otilia情緒波動與男友一氣呵成的對話片段,一系列的長久頭穿插出整個劇情發展的脈絡。其其中Otilia在男友家餐桌前的場景,Otilia一直在黃金焦點位置和畫面的構圖中心,整個鏡頭長時間沒有改變,長度超過十分鐘。鏡頭完全沒有任何視點的變動,視角就像是無限制的盯着Otilia,或是在由攝影機器在審訊她。況且這一段場景的絕佳之處還不僅如此,這一段之中的劇本,所有人的對話也堪稱是絕筆,每一個人的對話都在講述自己的“社會屬性”,是父權,女性主義,政治一系列的内容都在場景之中淋漓盡緻的展露。

另有一個長鏡頭,從正面對她從樓道門口出來,到側面走過,到背後跟拍,到遠景上公車。不同于完全鏡頭靜止的是,影片加入部分運動鏡頭,例如跟拍的接入,也給與視角的觀衆主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對于觀衆而言的獨一無二參與感,在導演動和靜的變化之中,這是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觀感。

女主角Otilia賓館前台訂房間的場面,又是非常标準的對稱構圖,這種構圖不僅僅是當下場景之中女主與前台人員的對稱,更有後文之中Garbita在這一場景的再次出現的鏡面對稱。

在畫面之中各種的長鏡頭,雖然包含着導演的選擇無奈(導演Cristian Mungiu在采訪中提到這部影片由于資金的原因多次暫停拍攝),但能在有限的成本與空間範圍内創造初這樣的影片屬實更加不容易。

二、錢,性與謊言:人物角度分析

全篇的主線人物,即Otilia。所有的故事萦繞她展開,她的舍友懷孕打胎,她受到侵犯,她的男友家庭聚會……

如果進一步探讨這一個角色的角色屬性,我認為這是當時在這個國家的無數女性青年的集體縮影。在這樣一個國家之中,她們和今天我的身份屬性大體相似——所謂的國家的青年力量。但這群青年面對的社會并不自由,這是一個壓抑且封閉的社會。

在封閉壓抑的社會環境裡,必須掩蓋堕胎的事實,這使Otilia的行為本身就營造出了一種空前密集的緊急感,也使全片充斥着無形的壓力。但Otilia和Garbita還不一樣,在全片劇情而言,Otilia的一部分不幸也來源于Garbita的自私與軟弱,但Otilia還是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處理一切的不确定性與所謂災難的到來。他就像整個社會的絕大多數人一樣,去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每一天。人生沒有什麼可以回頭的角度,一切都是無盡和漩渦。在這部電影當中Otilia角色,是其社會格局下年輕女性的縮影,她們會哭、會笑、會反思、也會絕望,然後試圖忘記一切的不好。

而全篇之中還有一個女性的角色Garbita,這也是4月3周2天這句名字的來源:是從她懷孕到她墜胎剛好4月3周2天,她做錯了什麼嗎?沒有。她隻不過是缺錢,缺錢是錯嗎?缺錢不是錯。她的本性還是有着善良和内心對于未來的期許。

三、這是無數人“短暫的一天”:内容主旨分析

在這部電影的港版中文翻譯之中,曾被翻譯為《短暫的一天》,相比于四月三周兩天的對于整體主旨的總結概括,短暫的一天更像是對于這整個劇情的概括,一切發生,卻其實隻是短暫的一天。

知識分子能做的是什麼?改變世界?不,知識分子最後會發現自己最擅長的還隻是自我剖解。她們也是懷着滿腔抱負,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化。這是一個人的“堕胎日記”,也是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在當年的竟然還有“月經警察”這樣如同精神壓迫的制度模式。在全片類似于小的切入口,卻能講述了女性主義,社會制度,等級,資本等一系列的内容,這種以小見大的邏輯,整部影片的影像邏輯。全文之中跌宕起伏的劇情,這一切的源頭是否是要歸結于整個社會環境——要歸到羅馬尼亞政府禁止避孕和堕胎——上世紀60年代,也因為國内外環境和當時生産力水平的影響,社會主義國家的羅馬尼亞不乏出現了包括鼓勵生育、打擊堕胎等一系列偏駁而促進生育的舉措,也因此,兩個女孩的遭遇,是一整個社會的災難與無奈,她不僅僅是她們自己,更是整個社會的一次代表。

“甚至連關個車門都能引發争議”,整個影片開頭的前半個小時是一串完全沒有相關性的故事情節。他其實是在講整個女主Otilia為了一切做出的提前準備,也最大程度地展示了整個社會的全貌。毫無疑問,全篇是在分析意識形态。導演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他并沒有直面指責任何事物。隻是,客觀的呈現了兩個悲慘的人。或許這兩個人是整個地方最悲慘的兩個人,又或許他們是最不悲慘的兩個人。不需要講述過多,因為這部影片并不是如同《瘋狂的麥克斯》一樣那種對于腎上腺素的迸發,甚至導演在其中都沒有在電影中展示他自己的道德判斷,而是活生生地将她們一天之内的經曆呈現出來,寫實地反映鐵幕政權下兩個女大學生的苦惱,這種來自于各個不同的壓力來源——政治、金錢、道德、感情、父輩等等。這就是缺乏自由,但這就是“短暫的一天”。

四、到底應該如何宣揚女性主義:我的藝術接受分析

有關于女性主義,可能已經不少的角度進行分析與闡述。

我是一個男的。

可能這句話是我對于整部影片的女性主義的出發原點,這也就是可能我不同于上野千鶴子老師在其著作的論述的部分觀點的原因(當然與上野千鶴子不同的原因可能還與中日兩國當下女性社會地位這一背景有關)。

通常講到女性主義。總會以男權政治作為對立面,來彰顯每一個論者的論點。但是,在這片作品當中,沒有那種類似于“老大哥”一般的超級政權體制存在。所謂的政治傾向應該滲透在了,整個社會環境當中,甚至于人們變得習以為常。所以,這導緻的一種現象——整部影片沒有一個真正的惡人。每當人們談到女性主義,就總會談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在這部影片當中,我們能看到的階層隻有無數個小市民階層。他們不是中産,而是小市民階層。

“一切都充斥着時代的烙印”。女性在這個社會環境當中被誤。變成了一種附庸。我認為這就是女性主義。需要崛起的根源。沒有人天生是為了拯救世界。人隻是為了拯救自己。現代社會當中把女性置于弱勢地位,我們似乎可以說,這是因為生産力水平的不平等導緻的。但将女性物化為性與生育機器,這便是原罪。

我很喜歡的一點在于整個影片的後半段。當女主回顧整個一天,然後是問自己的男友如果一切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在這一段當中,是女性主義與所謂的傳統思想的直面交鋒。但影片中并沒有給出了兩者完全對立的思維模式,而是試圖去讓雙方自己更加理解社會的構成。傳統的無法真正理解,無法共情,而對方怎麼還不領情的情感關系。因而造就了強大的父權制導緻女性受到壓迫,男性也給自己上了枷鎖。

我很贊歎這部影片的藝術表現。女性主義不是創造一個超級強大的女性角色。而是将所謂的藝術化真實整個的剖析給一切的觀衆,讓大家來進行思考。文章甚至還埋了伏筆。例如片頭的金魚。醫生被藏了的手術刀,我們甚至在影片進行當中,還可以似乎思考整個影片的結尾是否主人公會殺掉醫生或進行怎樣的行動。但這個伏筆最厲害的一點在于,什麼也沒有做。影片在兩個女主在餐廳的一頓晚飯中緩緩落幕。我認為這種超出藝術的寫實甚至比創造一個強有力的女權角色更加令人信服一切的悲哀和反思。我不得不承認,目前的社會當中确實還有所謂的不平等存在,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不是一味的激化矛盾與創造對立。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們不得不認識到我們不能如同一個政治家一樣直接宣傳我們的觀點,更好的方式是傳播本身。與其一味的喊口号,不如去真正讓某些人能夠思考問題的本身。

問出一句為什麼,永遠好過一萬句哀求。

五、結語

在那樣淡藍色的天空之下,仍沒能種下自由與平等的種子。被物化的女性是整個社會低劣的代名詞.而低成本的電影竟然能完成這麼豐富與完善的故事内容與構成,演員不是像一個專業的“演職人員”,而更像是真實事件的參與者,親曆者。四月三周兩天,這是這個社會之中短暫的一段時間,卻可能是一個微觀縮影的一生最重要的寫照。沒有一個人是你我,你我又出現在全篇諸多地方。這是一幅社會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