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回到過去,但那裡已經沒有人了。”

水無濑的人生進程一直在不斷前進,但對于愛情的感受卻始終停止在高中,他們的關系在大學畢業後也并沒有體現出實質性的前進。為什麼一直在不斷地callback,因為不callback那麼這段愛其實就隻是存在于雙方的腦海裡罷了,第十集的回溯更是快得像開火車,使得在觀衆的視角看來,晴喜和仁的愛情在最初彌補了互相人生的缺憾,使得高中的彼此感到完滿,當兩人分開後,我們看到的仁不僅因為失去愛情而悲傷,更像被人奪走了一塊自我,這是一段結束得太倉促除了感受外沒有抓手的“浮影月中”般如幻夢的愛。各種暗示(OP ed的歌詞,愛澆灌填滿空虛的花瓶,水的融合等等)都在盡力達成圓滿的結局,但缺少真切直接的愛反而使得明線的HE更富有BE的感覺。

從結束的loss中緩過來,水無濑真的隻是不夠幸福嗎?相逢後的激情與熱情的愛背後是讓人感到很空洞的虛無,這種空洞自然地讓人感到恐懼不安,番外也在回答并解決這個問題,最終的答案是這樣的。

“我愛你,雖然無法得到法律的承認,我也會一直陪着你,所以你不用感到不安”

“謝謝你。”

...
...

更想把這個結局解讀為oe,愛情的承諾似乎應該讓人感到安心,回應的謝謝你和流下的淚水又把我帶入了另一個名為我愛你所以我會陪着你的虛無的不可靠漩渦。

想到藤井風的《青春病》裡的形容“不斷渴求着虛無之物,總有一天會化為齑粉”水無濑的自毀底色是逃不開且懸而未決的。

未成年的故事主體實際上早已在青春期結束,如果隻是生了一場青春病,那麼留下淡淡的淤傷就已經足夠讓人釋懷,至此未成年已經結束。
另外,對于三者視角的問題其實一直在傳遞一個從割裂到整體融合的轉變。這并不是簡單的選擇題,而應該是一個綜合的答案或者說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這樣的過度中,人可以通過反思對自我的關注,從而認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和他人的弱點,也就能産生最簡單的穩固的自尊,電視劇篇幅太短隻有一個紙條沒能夠完整展現出這一部分但也給人留下了部分思考的空間。希望像未成年這樣的作品以後能有更長的空間去講述他們的故事。

ps:如果在生活中的愛情裡你有了類似電視劇水無濑這樣的感受,多半是遇見了自戀者請快跑(沒有說紙船和演員是自戀者的意思),請一直地堅信自己是閃閃發光地并愛自己好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