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休息在家,意外地收獲一部感人的影片《公牛曆險記》如果光憑外表你可能以為是小孩子看的,但是真的深入進去會發現是一部很有禅意的哲理片。放心它并不燒腦,反而很輕松。
如果你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感興趣,可以看看看這部片,如果你想學習如何調教多動的孩子也可以看看這部片。如果你想試試笑出眼淚可以看看這部片。好了,重要的事情說了三次:)

觀看前請在旁邊提前放一花
貫穿其中的邏輯線有以下幾條
一,當你和集體不一緻時,你是選擇聽從集體還是自己内心?你是否願意為了保持集體一緻,而抹殺自己的某些“特别”之處?
二,權威說的話是否就是正确,尤其是代代相傳的“祖訓”。關鍵話術如:“你應該要怎麼怎麼,不應該怎麼,因為大家都這樣。因為我們祖上都這樣!”如果你不遵從意味着你不屬于我們。這對于一個需要歸屬感的孩子将是毀滅之災。

三,當你有能力可以傷害他人時,不傷害反而更能證明你的實力。(我想這部動畫電影某種層面上表達了非暴力溝通的意義,以及對于男孩教育的問題)
四,遊戲制定者制定了要麼赢要麼輸規則,而你還可以有第三選擇。正如這隻小牛從小到大堅持的“不打架”原則。他問爸爸我可以不通過打架就獲得冠軍嗎,他做到了,他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冠。他赢得了對手的認可和場上所有觀衆的鮮花。
五,論一個觀衆的重要性。電影在關鍵時刻,是一名觀衆突然吹了聲口哨(打破規則),請放過這隻牛!繼而更多觀衆響應,才換得了這個大滿圓結局。在生活中你是做了那個冷漠的觀衆還是那個熱度不減的觀衆?
道德的淪喪在于善良的人選擇沉默,所以有時沉默不一定是金。

六,節目的高潮在他對着一朵花低頭,我震撼于當憤怒差點掩蓋他之時,他并沒有被控制住(當人的情緒之獸起來時你如何進行制服?)畫面在這個時候停住。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是那多紅色的小花喚起了它小時候為維護小花而甘願放棄輸赢承受他人打擊的回憶。如果一朵小花尚且不願毀壞,何況他人生命的傷害呢。在盛怒之下它選擇回歸内心的平靜,選擇了和小時候一樣的選擇。(我不打架不表示我不行,隻是我選擇不打架...)
七,最後,他的夥伴們以采取和他一樣的坐姿,表達對他的尊敬。“愛花牛”小時候是對他的歧視,而此時卻是尊敬。平靜的力量竟如此之大......尤其是他坐在山坡上的背影,竟有點像老子的感覺。怪不得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相傳是倒騎着老黃牛出關的。

Love an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