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太久不曾提筆,雖然心知肚明自己的筆力已經退化到何種地步,但是真的到行文時才真切知道什麼叫滞澀。

剛剛看完《蝸牛回憶錄》,因帶着情緒故無法完全沉浸,而且數次被劇情和意象帶來的聯想惡心到幹嘔,即使這是一部離寫實相去甚遠的粘土定格動畫。在蝸牛八音盒被繼母燒毀的時候,在Gracie發現體貼的丈夫加諸在自己身上的邪惡癖好的時候(回頭想想這是愛意嗎?),當Gilbert和Ben因為因為戀愛被電擊的時候(直接聯想到了《閃亮的日子》裡的那段懲罰)。

我自覺情感淡漠,但是其實很多很多年以前,有個人對我說,你有點太多愁善感了,對自己不好。這樣對自己不好嗎?我時常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反應來得總是慢一些,或者永遠不會來。有人說情緒應當像潮水,讓它來了以後再離開。可是如果我的情緒不像潮水,而像一片火海,難道它也應該來嗎?

火,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意象。Gilbert作為和火聯系最緊密的角色,在這部電影裡也最被我關注。Gracie說,他像士兵,像守衛。火焰合該是來勢洶洶的,暴烈的,自由的;也合該是溫暖的,明亮的,生生不息的。當火焰的特質落到人的身上,這個人就會像戰士。天知道我有多喜歡Gilbert在被繼母發現和Ben接吻後的揚眉,我當時想,就是這樣,就該是這樣。

事實上,每個人都在追求自由,而自由的形态千變萬化。具體到這部電影裡,自由以各式各樣的怪癖被呈現出來,即使加以修飾也還是惡心扭曲到讓人有心理不适。但是沒有關系,作為觀衆個體的我不需要慈悲,因為當這個故事被呈現出來搬到熒幕上,當這些陰暗被拿出來曝曬,我的觀點就已經微不足道了,在被看見的時候它們就已經有了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