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是好劇,但熱度不高,簡單評價一下劇中的一些角色吧

先說反派的:

吳躍霆:全劇最大反派,也是智商最高的反派,如果沒有周杭和沈宗玉,那他就可以赢了。李洪濤老師塑造的這個反派角色非常成功,集陰險狡詐不要臉于一體,但是隊友大多比較蠢,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也可以說,他就是被豬隊友們給坑死了。這個角色唯一的一點瑕疵就是最後失敗的太容易了點。

呂健:其實就謝琳慧本身來說,智謀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在謝琳慧風光無限靠山無憂的時候,他能夾起尾巴小心翼翼的成為謝琳慧的左膀右臂。等機會一到,他露出獠牙,謝琳慧幾乎就要被掃地出門了。但人算不如天算,謝琳慧命不該絕,而且還有個謀略無雙的老公,硬生生瓦解了反謝同盟,他最終也醜态畢露,竹籃打水一場空。角色人設上稍為有點瑕疵就是,在明知道謝琳慧很容易死灰複燃且保他的李社長即将退休之際,反而毫不收斂破綻百出,輕易的就把把柄遞給對方,敗的也稍為有點草率。

楊晶晶:原本是謝琳慧最信任的助理,但受到呂健的蠱惑,合謀陷害謝琳慧。事成之後,反而逐漸被呂健邊緣化,意識到自己被利用同時被謝琳慧的真心感動,最終反水揭露呂健,幫助謝琳慧重掌雜志設。前面80%時間裡的人設都沒問題,最後讓她反水的動機安排的有點生硬。

還有彭大海,楊維希,徐德林,等,在大部分劇情時間裡,他們的人設都塑造的比較人性化,行為動機和選擇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派沒有太降智(除了最後5集),是本劇的一個亮點。

那些推動劇情的中性角色人設也挺生動的:

張宏達:是個很普通的技術型創業者,在他與謝林慧和江一笛的交往中,給她們傳遞了正直的價值觀,但他自己在經營華科遠見的時候,沒有扛住壓力,上了吳躍霆的圈套選擇了使用走私元器件,從那一刻起,他和華科遠見的悲劇就是注定的了。通過江一笛和謝琳慧對他自殺的悲痛感情,讓觀衆忽視了他違規使用走私元器件的錯誤,而把所有試圖和他劃清界限的其他角色都打上了見死不救或落井下石負面标簽,這點很誤導觀衆三觀。張宏達給江一笛的正向引導是值得肯定的,但人死為大,誰死誰有理,違背了社會主義法制價值觀,不應該予以提倡。

沈宗玉:本劇投資圈裡的終極大佬,其代表的浦杭創投應該是有國資性質(或者有國資背書)的大型投資機構,也是钰橡投資和元申東方這類風投機構背後投資方。沈宗玉有點爽劇大佬的氣度,之所以願意出手幫助周杭謝琳慧夫婦,看重的就是這倆人的能力可以為浦杭創投帶來更多的收益。當然,沈宗玉到了這個級别和背景,已經不需要靠歪門邪道來獲取利益了,所以她也隻會欣賞和扶持靠正道登頂的合作夥伴。

四個主要角色是本劇的核心,在前35集裡,每個角色的性格和智商都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這也是觀衆追劇的最大動力。

于時:是個很理性的風投公司管理者,隻有對江一笛感情能讓他暫時抛棄一點理性,但一旦遇到影響公司關鍵利益的事情,還是馬上會回歸理性。有評論說是他和吳躍霆聯手害死了張宏達,這麼說有些偏頗,吳躍霆是個貪婪且不擇手段毫無道德底線的小人,但于時始終忠誠于自己服務的钰橡投資,要求張宏達回購股份隻是為了保住自己公司的利益,難道非得要求于時冒險把钰橡投資和張宏達華科遠見捆綁共患難才對?任何一個理性的投資機構管理者都會做出于時一樣的選擇,如果因為對方是自己喜歡人的職場啟蒙師傅,就抛棄理性,那他也不配做投資機構的管理者。


江一笛:大部分時間裡都屬于典型的職場理想主義者,但她進入的是非常現實和利益為先的風投公司,無論是跟着吳躍霆還是于時,出局是她注定的結局。在離開钰橡投資以後,随着情緒的逐漸冷靜,江一笛也開始學着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這也是周杭願意接納她的原因之一。有些評論對她的轉變持負面評價,但我覺得她是越來越成熟了,在沒有能力改變規則的時候,不妨先适應一下規則。

周杭:全劇所有角色裡智謀無出其右,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男性觀衆還是女性觀衆,對于周杭是如何思考和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好奇,才是追劇的第一動力。劉奕君老師精湛的演技,也是這個角色出彩的關鍵。在外有吳躍亭興風作浪,内有董事長梁穩森帶着親信彭大海極力打壓,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硬生生的依靠精準算計的各種謀略,最終成功逆風翻盤,而且他對妻子對下屬對合作夥伴所講的那些話,幾乎句句都是職場經典,但凡聽進去了,就受益匪淺。一些評論和彈幕說他對張宏達的死亡表現冷漠,平心而論,他跟張宏達并沒有很深的交情,在他已經提前推演出華科遠見的狀況時候,他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在這過程中如何借勢自保,而吳躍霆的貪婪和彭大海的愚蠢給了他和元申東方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他沒有任何理由去舍棄自己利益幫助張宏達,甚至說,他即便舍棄了自己也幫不了張宏達。謝琳慧在得知全部内情後,質問他之前有沒有辦法幫助張宏達,他說沒有,也是很客觀的一個回答。周杭角色人設最大的敗筆是結尾來了句“認為應該男主外女主内”,首先這句話很不符合他在劇中的智商,而且還是對沈宗玉說的,這段完全降智的劇情太煞風景。

謝琳慧:全劇的最具光環角色,其家庭出身和各種關系背景,讓她有資本有工作能力去追逐職業夢想。但她忘記了雜志社和文商集團的絕大部分人都隻是把這個工作當成工作,所以在養父即将退休的時候,幾個曾經對她忠心耿耿多年的左膀右臂,都萌發了聯合趕走她的想法,原因很簡單,就是跟着她太累了,大家都想換種活法。但讓這些逆賊們沒想到的是,她的社會關系背景依然堅挺,尤其是老公周杭在謀劃自身的同時還為她保駕護航,所以呂健李社長吳躍霆徐德林晶晶等人結成的反謝琳慧同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但謝琳慧的人設過于理想,屬于既要又要的那種,加上她的家庭背景,很難讓出身普通的觀衆對她産生共鳴,親和度上反而不如傻傻的江一笛。但最後幾集想用謝琳慧的選擇來試圖表達女性覺醒女性自強的理念,感覺有些單薄和生硬了。

群像劇之所以有意思,就是能讓很多觀衆在劇中看到自己或者是期待中的自己,每個角色悅人性化,越容易引起共鳴。

客觀說,本劇最後也出現了某些角色人設閃崩的通病,環境就是這個環境,想避免,隻能讓編劇導演多動動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