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9在電影中心看過
非常殘酷又非常輕盈的一個故事,導演能把這個題材做到這麼舉重若輕可能真的隻有天賦能解釋。
我並不覺得它幼稚,我覺得它很真情,這種真情是隨著年紀增長漸漸流失的。在幾個少年奔跑著的青春裡,政治和痛苦像不和諧噪音一樣出現。但這都不至於讓他們暫停樂曲。於是繼續聽著、繼續跳著,直到再也無法忽視。
高的猶豫並不隻是一時興起。他的身份給他帶來的無數麻煩好像都在時刻提醒他「你是不屬於這裡的」「滾回你自己的地方」即使他一直生活在這裡,也會為身份所困。這不是移開視線就可以改變的。所以他要強迫自己看,強迫自己看到自己在經受如何的對待,強迫自己看到一個個詭異的規則被建立起來,人們又安靜地順從。他要強迫自己看見這個世界,這世界從未如此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而他的搖擺、他對yuta無知天真到殘忍的痛恨,隻是一種對自己的埋怨。他已經睜開眼睛,很難再接受這種隻要不看就可以繼續的日常。
而就是這麼一個故事,有著那麼多詼諧的、可愛的細節。所有人都漫無目的地跑來跑去,狂喝著、狂吃著,好像要一下子把生命燃盡似的。笑就用力地笑,哭就用力地哭。用盡全力撞上這個極速後退的世界,要撞到血肉模糊才好。不要小瞧這種狀似天真的勇氣,它付出的代價比懦弱多得多。而它從來不是誰都擁有,那是給不拋棄自己的人的獎勵。
中間有很多片段我都想到香港,剛好它也在香港上映。時常覺得痛苦,又感慨這樣的事情總是循環著發生,似乎毫無辦法。影片結尾幾個人各奔前程,暫時放下沉重的氣氛,讓情感都歸於你於我之間、具體的人之間。每個人都駛向自己的軌跡、談不上好壞,隻是一件事告一段落,未來仍在霧蒙蒙的未來中。但是停在這裡,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總之悲傷還沒開始、幸福尚未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