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繁忙的考試月中抽時間看了這部被六神磊磊推薦的電影,它是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條支線,因此我一廂情願地給它打了五星。真的沒想到,我一個一把年紀的人,還是會被這種又甜又虐的師生戀情節打動。

金庸是我最喜歡的作家,在《射雕英雄傳》新修版中,他增加了黃藥師和梅超風那種朦胧的情愫。我算是半個“黃梅黨”,畢竟馮衡像《甄嬛傳》中純元皇後那樣隻活在想象裡,像是一具精美絕倫的塑像,而梅超風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女配角,她一生的遭遇也算是跌宕起伏。

新修版的原著裡,看起來像黃藥師喜歡梅超風更多一點點,梅超風才十四五歲(存疑?)對黃藥師更多的像是尊敬和崇拜,她會撒嬌般地對師傅說“若華不随流水不随風,隻學彈指神通”。這也是我喜歡的小細節,有點可惜電影沒有拍出來。還有黃藥師在紙上謄抄的“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那時候特别迷這一句。在電影裡拍出梅超風對黃藥師不加掩飾的喜歡,也算是大膽的改編。甚至梅超風的性格特征也有了變化,原著裡可能是出身卑賤的原因,她有點内向也不擅長拒絕,電影中她鐵骨铮铮,敢愛敢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她毫不保留地傾訴愛意。雖然是内在惡俗的三角戀情節,黃藥師礙于禮教大防,成全陳玄風和梅超風,決定用對女兒的心态對待梅超風,吟誦着“永日戚戚,出行悠悠”,離開了桃花島,既做賊心虛又為了九陰真經地娶了馮衡。每個夜晚他吹奏碧海潮生曲,無人知曉他是在懷念亡妻,還是那個纏着他想學箫的小徒弟。

嚴屹寬和他的演繹完全符合我心中對黃藥師的所有期待。在桃花島早期生活中,他也不是個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他善待徒弟,教導他們武功和詩詞。在面對自己情感時,也能看出他的躊躇與糾結。阮巨小姐姐很好看(我永遠喜歡美女!)但是後期還是太精緻了缺少一點梅超風的野性,演技還可提升。還有歐陽鋒,他召喚神獸的時候我真的想到了伏地魔和納吉尼。電影中打鬥片段也可圈可點,有幾幕打鬥場景還是比較過瘾的。電影中的插曲是被人诟病最多的一點,說是像mv,但是我覺得放在片中并不突兀,在最後超風死的時候,也很增加煽情效果。

作為半個“黃梅黨”,黃藥師和梅超風的感情線是最讓我噓唏感慨的。黃藥師雖然自稱禮教大防全是狗屁,但是身在其中免不了被它束縛,我倒也希望他對梅超風能“留取待春深”。這種情感的搖擺,愛情和理性的抉擇,也是電影中最真實最誠摯的一點了。梅超風有了陳玄風,黃藥師有了馮衡有了女兒,他們也算是彼此内心深處的白月光。曾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問題,男生心中的白月光是怎麼樣的存在,有答主說,是在對的時間,有一個人的出現,剛好符合了期待。我想,黃藥師對梅超風,或者梅超風對黃藥師,他們出現在了對的時間,相對産生朦胧的好感,但是他們卻不是有緣的人。梅超風和陳玄風同生共死,後來的感情自然也是真摯美好的,但是再後來,梅超風眼瞎後每一個孤苦無依的夜晚,黃藥師吹奏的每一曲碧海潮生曲,他們應該都會想起那個對的時間,正因為在那段溫馨美好的時光,他們互相喜歡,因為遇上了錯誤的人,他們隻能成為彼此的白月光。這也不能算喜歡,更像是一種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白月光,他/她象征着擁有過卻再也無法回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