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的法國 在高度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中,個體可以低成本便能享受着迷人的高效與便捷,大家專注着 細細品味着周圍 包豪斯理念下 鋼筋水泥與各類工業化作物的審美與樂趣,卻也被此“高效”的社會 無意中規訓了自己的身體行為和日常習慣 淺淺演變成了一些無人察覺的集體意識和“正确的社會規範” ,比如行走方式、說話方式等等

看到了以旁觀者的視角 在高級公寓外、店鋪外,冷靜地觀察着這個城市,龐然大物的樓宇,提供了高效有序的辦公場所,同時也割裂着城市中的空間與人們;不同的人類回家後卻做着驚人相同的事情,工業産品總是能成為家庭中注意力的焦點和寵兒,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很開心影片到了最後,高級飯店因為施工不佳,草台班子漏洞百出,被來玩耍的客人不當心一點點地拆了台,最後變成了破破爛爛但極具人間煙火氣的小酒館 大家徹底放松 回歸本性~ps,飯店演出第二段 黑人薩克斯的那段Jazz 一上來就來了精神,還有最後首法語歌曲真是迷人啊~這兩段不知道是什麼曲~

最後小酒館有人彈起了“everything happens to me”

pps,餐廳裡的某些本地顧客根本不是來吃飯的,甚至一口都沒吃 就是來跳舞的2333

(不過這個時長,以現代的節奏來看,可能容易顯得緩慢和松散些,可能導演有意讓我們跟着角色不快進的進入到其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