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在窄小的床上,除了被單出走的被芯、咀嚼時瘋狂掉屑的餅幹、愛跟晝夜溫差捉迷藏的空調遙控器,以及與作為腳力的鞋子共處融洽的桔子皮之外,還賴着一個看似自私的巨人,與其說她在躲懶,倒更像在維持某種赤裸貼切的舒适感。她總是給予身體和情緒更樸素的感知,比如機械式地誦讀、觀影等讓她更自在的體驗。黃昏時分,電影、書籍、零食們相繼抛下了她,進入休眠。巨人被啁啾牽引着去尋覓外部的氣息,她沿着石階漫步遐想、出神…這時,屬于自然界的聲力開始釋放奇妙的催化劑:它們篡改了人對物的認知,自私召喚出識趣的能力,尋覓語言的人拉開自然的幕布。《畫家的調色盤》是一出關于藝術理念争論或對抗的劇本嗎?物自然而然,人如何如其所是?宣稱自己不再自私的巨人進行街拍時,不自覺地摻雜了某種剝離他人審判權的侵犯性。私密的目光偶然瞥見并定格一架黃色的風車,捕捉到意識投射或嫁接的樂趣。
這是一則降臨白晝的寓言,但我相信,巨人并未真正複蘇…她之所以可被稱作“巨人”,并非屬于生理上的龐然或淩駕,也不必穿鑿地理解。實際上她是被某種陌異的介質捆縛從而産生失重感,處于淩亂且松散的狀态中,一種自足的不穩固性。巨人曾試圖廓清那些纏繞自身的混沌狀态,但她無法像常人一般采納安全友善的經驗去和外界建立聯系。她在渾渾噩噩中蘇醒,并通過類似于鳥獸之類原始的“啄”的姿态去解放迷蒙的自我意識,這種(沖撞、擊碎、打破阻隔的)姿态異常堅硬,但效力也極容易被自身稀釋,微乎其微。為數不多能召喚她的意識的通路是一隻襪子(混沌的自我投射)而非襪子的主人(情感鍊接),她并不全然認識這個人,甚至沒有看見這個人。這則寓言并不販賣焦慮,如果它能帶給你某種轉瞬即逝的恍惚感,類似于泡泡機釋放出落日鍍金般光暈的泡泡????,也是極好的。
碎碎念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對于真正體驗過貧窮與饑餓的人來說,最緻命的恰恰不是物質上的持續匮乏和接踵而至的尊嚴的被踐踏,而是“僥幸”——「生」的“僥幸”。龍小羽在死前坦然而平靜地面對自己的罪惡,他忏悔了,他問韓丁“我還需要做些什麼?”事實上,小羽并不需要律師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