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七天的日子》
一、視聽分析:
1、多用長鏡頭。如:村裡的人去世、親戚給難産而死的母親置辦葬禮等情節都用了長鏡頭,大量長鏡頭的運用讓整部電影的叙事時空更加完整,突出一種真實感。
2、攝影高度多為平拍,構圖多用對稱構圖,傳達出一種冷靜克制之感,同時,在對時間處理描述的時候,大廣角的運用,不但體現出了大山作為一種物理和精神的雙重阻隔,将小山村裡的人牢牢束縛在此,也讓觀衆以一種上帝視角,作為局外人冷靜地觀察審視這一重慶山村不起眼的人家在這七天中發生的事情,有很強的間離感。
3、聲音上,采用大量的環境音,沒有出現任何的背景音樂,同時人物語言極其精簡,突出真實的同時,更弱化了電影在直接情緒上的表達。
4、剪輯節奏緩慢,導演總是以一種舒緩的語氣在向觀衆娓娓道來她回憶裡的故事。
二、主題分析:
電影最後出現“謹以此片獻給我的媽媽,她生了三個女兒”。影片中的小女孩就是導演自己,而那個難産而死的母親就是他的媽媽。
1、回憶
影片中出現很多家人進餐的時刻,每一天都有一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場景,但是每一天餐桌上的人又在變化。用餐是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意向,“無情感,不聯系”,餐桌一方面标志着生活的平常,我們每天都會用餐。另一方面,餐桌是一家人情感聯系的樞紐。當談到回憶過去的時候,導演表示,回想到的畫面總是母親去世前和家人一起餐桌用餐的時候。
2、女性的權利
“如果我能穿越回去,我一定會告訴我的母親你不要再生了。”影片中母親的直接死因是難産,而這一悲劇的直接原因确是因為一直要生一個男孩,最後在第三胎的時候難産而死。生育是女性的一個權利,而且性别之分生來平等。
3、創傷療愈
在面對自己母親的去世,導演坦言到,自己某一天突然意識到每當自己在進行創作時,大腦都會自動逃避這一段和母親的回憶。母親的去世是小女孩心理的一道創傷,所以于導演而言,這次的創作不僅是自己情感的表達更是一次讓自己直面回憶裡的傷口,療愈内心的過程。
4、“當時隻道是尋常”
在電影中,導演傳遞出的情緒是冷靜但是非常有力量的,她并不是想去控訴、大聲疾呼時代的局限、女性的懦弱等等,而是導演想表達出生命在有常中的無常。母親因難産死在第七天,但是前六天并未有任何的暗示和伏筆表明這一結果。每一天大家都是正常生活,正常吃飯,誰也無法預料到未來所發生之事。
“當時隻道是尋常”回想起我們成長的生命曆程,現在所謂的每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在當時看來,可能隻是一個安靜的早晨、一個平靜的午後又或者是睡夢中的悄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