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裡,她松子急切地想要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為自己“不被愛”的人生兜底和負責,好讓自己從内心的空洞中解脫出來。影片中,松子家門口的河作為“愛”的意象反複出現,每當松子感受到被愛的時候,河邊便如愛麗絲的仙境一般鮮花盛開,天上的月亮也像守護神一般以愛她的男人的面貌出現,對着她露出皎潔的微笑。而每當松子被抛棄,或不得不從一個男人身邊離開時,她也蹬着自行車從河畔飛速逃離,像是離開這片以愛的名義剝削、壓迫和奴役她肉體和精神的荒原。

在愛的真空下難以喘息、急需找到一份情感寄托的松子,将自己全部的賭注押注在男人身上。看似由于求愛心切,她無法從理智上甄别男人的好壞,但實際上,松子是沒有能力把這些她強烈愛着的人,當作人來對待、理解和看見的。在松子眼裡,這些男性不是活生生的人,更多隻是她用來灌注情感的容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她喜歡上的每一個男性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外貌特征和内在品質——從憂郁破碎的作家,到踏實本分理發師,再到沖動易怒的社會盲流,面對他們中的每一個人,松子似乎都能愛到極緻,但這也恰恰證明了她并不愛其中任何一個人,因為她缺乏看到具體的人的能力,愛上的也隻是抽象的“愛“的概念。

電影中有一句對松子的評價,“松子的愛是神的愛“——神平等地愛着每一個世人,但是無法與任何一個産生真實的親密連接,便是對這個觀點的诠注。在松子不斷奉獻乃至獻祭自己的表征下,隐藏的其實是松子對愛的無度索取,通過對自身的獻祭達成與另一個人的深度捆綁,這種捆綁(而非流動的正常情感關系)在兩個陌生人之間必須以愛之名才能踐行。這也是松子的生存策略,依賴“愛”而活着,依賴“愛“的抽象概念與他者産生深度綁定,從而填補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穩定的愛的巨大空洞和精神缺憾。

PS:正常健康的關系是流動的,無論多麼用力都沒有辦法100%掌控他人的精神和情感,因而不會去無節制的付出,也不會在強求的狀态下索取過多的情感回饋和深度的綁定關系,我們知道人和人之間有相聚便有離開。健康且安全的人了解自己的對他人的感覺,對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人産生特殊的情感,但不會愛上見到的每一個異性,也不會想要與任何人發展親密關系,因為愛的是個體而非愛這個動作本身。祝每一個人都能發展出健康且滋養自身的親密關系,不要掉入以愛為名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