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朋友,所以在這裡随便寫點東西,統稱為some things
看這部影片最大的感觸是,真的很好的折射出了戰後日本變遷傳統與現代的拉扯,以及,産生了更多自己關于女性的迷思。
故事的一開頭就展示了禮子和幸司是截然不同的人,兩人回家的路上,禮子和幸司聊着天,一個是傳統溫柔而又會包庇幸司的嫂子,一個是看起來浪蕩但又似乎有自己追求的青年。禮子身穿傳統日本和服,而幸司穿着更為現代的夾克,一位在戰後來到小鄉鎮一手創立了雜貨店供養着一家人,一位接受了高等教育卻放棄在東京的職位回家不務正事。通過簡單的對話,大概率可以判斷出兩人的關系很和諧。
...
關系的微妙是從禮子和婆婆以及幾個妹妹之間談話後開始的。幸司已經不再是原先的7歲的小男孩,即将成為一個要結婚接管雜貨店的男人。婆婆與妹妹的話,有意無意的暗示着禮子位置的尴尬。禮子似乎對于幸司的結婚和接管雜貨店很關心,中間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一開始禮子聽到幸司要結婚是有一些怅然若失的,但對于要接管雜貨店去并沒有太大反應。不過禮子很快的就收拾好了這種情緒,下一次見到幸司,更多的表現的像是這個家的奉獻者,想着要怎麼更好的讓幸司成長起來,結婚,接管,成為一個男人。
...
禮子和幸司第三次長談,來自于幸司被指責懦夫後的爆發。但是突如其來的告白,兩人的關系隻是顯得尴尬。禮子對于這樣的禁忌的關系是害怕的抗拒的,她說她是那樣的女人,是靠常識的,是傳統的,無法接受這樣的關系。
之後夥計離開,幸司擔起責任。但是幸司的醉酒讓禮子覺得,自己似乎不得不做些什麼了。
她把幸司叫到廟裡,痛苦,表達自己的無法接受。在第二天,公布自己将要離開的消息。
——
暫且寫到這裡,過幾天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