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暹羅之戀》是接觸泰劇的第一部。彼時隻有十幾歲的我,因為這部電影對泰國青春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說話時高昂的音調、每個男孩藍色的短褲、每個女孩藍色的發帶、回響至今的旋律、兩人之間青澀的吻、孤單又璀璨的熱帶聖誕節、和暧昧的對象約在暹羅廣場見面、兜兜轉轉的暹羅廣場的小巷,以及留下的一份遺憾殘缺但深刻美好的愛。

前幾年因為boss衆所周知的那部劇,染上了追線下,開始頻繁地往泰國跑。也曾刻意地去尋找了的《暹羅之戀》拍攝地,很多地方已經辨認不出,越靠近暹羅廣場變化越大。最後隻找到MBK大屏的天橋,以及在電影最後,tong飛奔到mew唱歌舞台的那個天橋樓梯轉角。可是,拍出來的畫面已經物是人非。對于那時正青春的我來說,确實無法感受同樣的青春畫面。

這幾年,因為學會了追線下,整個人變得異常快樂。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接觸這部電影,如果疫情的時候boss沒有拍以愛,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去到泰國(除了跟家人看人妖),不會自學泰語,不會和泰國朋友約在暹羅廣場見面,不會坐在摩托車上在大街小巷穿梭,不會知道原來劇裡面演的很多都是真的,很多也是假的。我老是在說,追星不僅是近距離見到了屏幕裡的人,更是在這個過程中結交到了好多好多,珍貴又美好的朋友們。

這何嘗不是一種青春呢。

在看GELBOYS的過程中,我的胸腔被一種莫名的感情充斥着,仿佛随時要清巢而出。我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看的《暹羅之戀》時候,畫面從暹羅廣場開始,一直在暹羅廣場圍繞着。
但是這一切又是那麼地,那麼地熟悉。
2023年第一次去泰國看tempo演唱會的時候,Y老師組織了大巴車,就約定在了劇裡面他們的中學校門口。

...
...

男主角和朋友跳舞的小廣場,拐角處還是一個有着保安的泡泡瑪特,每次都有很多人排隊。

...
...

劇裡他們去的那家小老虎飲品店,上上次才跟靜靜在等馬群耀的時候去喝了水,發的快拍配文還寫着”坐等看海景”(開玩笑)。

...
...

少男少女們走在街上說着的那些時下流行的tiktok上火的生腌店、daddy雜貨店、市長搞的露天電影、siam車站換乘的地鐵、bts站台上懸挂的石英鐘、去往二樓的路上有着塗鴉的牆壁、男主角剛剛做完美甲彈着吉他唱的piXXiE的歌เกินต้าน ,這一切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東西。

啊,這不就是我正在擁有,并且感受的青春。

雖然一把年紀說青春這個詞已經有點不知羞恥了,但确實有一種莫名的情感被記錄了下來。網上有人評價說像一部曼谷的旅遊宣傳片,有人評價說用美甲代替z世代有點片面,有人評價說台詞說的流行的東西以後都會過時。可是,青春不就是那麼一些畫面,那麼一些東西,那麼一些瞬間嗎。

謝謝boss導演,暹羅廣場就應該時時刻刻留下一些畫面,留下一些旋律,留下一些關于愛和青春,和遺憾的故事。時間會變,人會變,暹羅廣場也會變。就像愛在暹羅原著小說的序言最後一句:
“หน้าหนาวปีนั้นต่างจากหน้าหนาวปีนี้และหน้าหนาวที่เวียนมาทุกบีไม่มีวันเหมือนกัน”
“那年的涼季與今年的涼季不同,每年的涼季周而複始地到來,卻不盡相同”。
那些從暹羅廣場開始的故事,就像暹羅廣場一樣,可能一直會變,但從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