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更喜歡森田芳光版的《宛如阿修羅》,整體上隽永、融貫,細節處理上也更柔和,結尾處況味悠長,看完很感動。無論是調度還是節奏上都能體現大導演舉重若輕的純熟技術。在電影講述方式和審美上,森田芳光和小津、成濑巳喜男導演一脈相承,都是偏外化、客觀,善于捕捉尋常人家的浮光掠影,人生百态。觀衆在看的時候就像在看跟自己沒什麼關系的别人家的事,心态比較輕松诙諧。
但這屬于上個世紀的電影美學,上個世紀的日本電影和中國電影大多都是這樣的說盡人生百态的客觀視角。但現代電影更偏向于内在化視角,從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出發講述故事,使得觀衆自身也被照顧和理解。也就是,以前偏向宏觀叙事,現在偏向後現代化影響下的私人叙事。盡管是枝裕和導演沒有像更年輕的濱口龍介導演那麼地執着并擅長于私人叙事,但也算是兩個時代中間的過渡者,既有客觀化地外在視角,又擅長于挖掘人物内心,從人物的内心、性格和情感出發探索故事的發生。
從這兩部作品的優劣比較中,足以見到是枝裕和對人性理解的深度和細膩度超越了絕大多數導演,表達上的犀利程度和對人性幽暗面的觀察甚至能和向田邦子相當。無論是出軌戲還是姐妹修羅場戲,都是從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視角出發去解釋,而不是從外部視角去講述,這也使得兩位導演對角色的性格有完全兩種不同的理解和呈現。比如,對于被出軌者的母親和二姐,是枝裕和拍母親拿小汽車砸牆的細節,松坂慶子流露出可怕陰暗的一面,而平常表現出來的巧言令色也完全不同于八千草薰扮演的那個慈祥溫柔的老太太。性格完全不同的還有二姐,我相信兩種性格的不同呈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演員,而是導演的诠釋方向不同。尾野真千子扮演的二姐操勞、細心、愛張羅、甚至有點強硬,是四個女兒裡最關心家人的人。但黑木瞳扮演的二姐雖然也是大家最信得過的人,但給我的感覺不是因為她愛操心、責任感重,而是她溫柔。電視劇裡經常出現尾野真千子一個人坐在逼仄、昏暗的俯拍鏡頭,這就是是枝裕和喜歡從個體化的視角诠釋故事的偏向,與森田芳光從客觀視角拍故事的方向完全不一樣。既是全家最關心家人的人,又是口中說出姐妹是外人的人,是枝裕和對二姐這個角色的诠釋是更豐富、更有層次、更生活化、更真實的。電影在人物的塑造上明顯更加扁平、簡單,缺少層次,或許由于篇幅的緣故,人物的對話有些缺少鋪墊,不能使觀衆了解到這句話的合理性。這就是是枝裕和導演在人性的幽暗表示上更透徹、更犀利的優勢。還有人物關系上,二姐和二姐夫之間的夫妻關系在兩部作品上完全不同。電影裡的妻子有點唯唯諾諾,丈夫對妻子也充分體現出了厭倦、不在乎的态度。但在電視劇裡,丈夫對妻子是尊重的、甚至是怕的。妻子指使丈夫幫娘家忙幾乎是命令式的口吻,這種細節的表達其實都很現代。這兩種不同的關系,也許前者更符合昭和時代的夫妻關系,但僅僅從我作為當代人的視角來看,後者的關系是更複雜、耐人尋味、有層次的。就好像大姐的情人和妻子之間的關系,電視劇裡體現出來的是,他們兩個是不可能離婚的,不是綁定,而是丈夫不可能離開妻子或是現有的生活,但丈夫又是無法離開情人的。但在電影裡,情人竟然對大姐說,我會和她離婚的。大姐和情人之間的關系和父親和情人的關系很接近。雖然是肉體關系,但并不膚淺,因為它撫慰了心靈。我很喜歡尾野真千子問大姐,你們真的不是要殉情嗎,宮澤理惠沒有回答而是淺淺一笑。還有大姐和其他姐妹之間的關系,大姐不是像二姐那種很操心家裡事的人,但偶爾表現出來的舉動又有點暖心。 二姐在三妹和四妹之間調停會顯得很正常,但其實說出替對方解釋的人都是不太關心家事的大姐。這些細節都很豐富。所以電視劇版的關系描寫是更複雜、有層次、更具人性的。
但這次觀衆對是枝裕和褒貶不一,批評也主要指向價值觀太陳舊。我想觀衆肯定不是不允許對過去價值觀的描寫,有不好的感受一定有原因。我看的時候的感受也是比較累、不輕松、對于家家都有的出軌和被出軌話題感覺很無聊。但這不一定是導演的價值觀陳舊或者缺少現代化的改寫,就像我前面所說,是枝裕和在一些細節上的表達比森田芳光是更現代的。比如在二姐家暫住的四妹,電影裡因為打雷害怕的四妹嘴裡念叨起背叛了她的男友。但在電視劇裡的刻畫就更内心、更撕扯,讓觀衆看到的是,即使對方背叛,但内心仍然無法擺脫撕扯和羁絆,而不是體現在對方保護你、給你安全感上。我認為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更容易被理解,因為它是情感上的無法割裂,而不是對方給了你什麼東西,後者不是更陳舊嗎。所以我猜測,問題不是價值觀的問題,而是是枝裕和在複雜和有趣之間的權衡失調了。總體觀感就是,既沒那麼嚴肅又沒那麼有趣。出軌的戲份太重,不是這家出軌就是那家出軌。觀衆審美相當疲勞,就算不是當代人看,就拿回到昭和時代給觀衆看,也很難說人家會看的很專注吧。而森田芳光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點到為止,總體看下來賞心悅目。我猜想是不是是枝裕和導演拍電影拍得太多了,畢竟電視劇和電影的表達方式不同,用七集的體量處理這些東西,觀衆未免很累,如果拍成電影也許會更出色。電視劇處理的話,應該更輕松诙諧一些。向田邦子的小說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這裡,那個時代的人的作品一定有觀念陳舊的地方,但她的小說總是妙趣橫生,比看電視劇還精彩生動。
觀衆會覺得是枝裕和的這部作品觀念陳舊,還是因為前面所說兩個導演的诠釋視角不一樣。以外在視角看故事,觀衆的感覺就是在看昭和時代的故事,不會用價值觀陳舊批評這個電影,因為電視内外的世界已經被導演鮮明地切割開了。但是枝裕和以他擅長的内在視角去解讀故事,觀衆也會代入地去看電視劇,很難将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昭和時代區分開,無法用看山田洋次導演作品的态度去看這個作品,因為它本身就沒有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這不是觀衆的問題,是導演的把握問題,沒有對觀衆和劇中人物給出一定的距離感。
但感覺父母這對關系兩個人都沒拍好。還有四妹,劇裡豐富的太多了,也可能是深田恭子演技太差了,但兩個演員诠釋的都還差了點東西。不得不說尾野真千子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演員。不用表演,造型一出來人物就立住了。層次太豐富了,太有生活質感了。
是枝裕和和森田芳光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