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出生那一年上映的電影啊~之前一直想讓爸爸帶我看,沒有找到機會,現在機緣巧合在電影院重新上映,趕緊在上海看了。之前曾調侃說自己看不懂立意的都是文藝片,看的時候驚歎于1900對于每個人物内心的把控以及即興創作的貼切旋律,對他的才華橫溢卻“不自惜”感到無奈…似乎明白了他為何不下船甚至甘願和🚢同歸于盡又不太明白…看了大家的評論,再仔細品味關于infinite 的那段話好像有所感悟。相信随着人生閱曆豐富能更加理解吧。另外,片中的配樂真的很贊

——時隔六年的百講重映,差點兒沒去看,看了之後很感謝自己的決定。一語中的,六年後的我更加懂也更加愛這部電影了。想來19年我還是一個“社會化的人”,拼命将自己塑造成符合社會規範的樣子,也覺得人生前途可期,有值得追求的光明,所謂“經濟上升期的美”。現在讀博讓我越來越嘗不到努力帶來的成就感,時代大背景讓人看不到前路的希望,開始陷入存在主義危機。這時開始共情1900了,更加理解他不下船的決定,甚至在最後他以幽默诙諧的方式面對死亡時哭得流淚滿面。

不過他的一生确實璀璨不是嗎,最喜歡的片段有随船滑動彈鋼琴,運鏡太絕了;黑人爵士的自大和美國一樣令人讨厭,不過那段旋律很好聽;1900看着忖度每個人的内心和情緒進行即興創作;無關乎對方的想法,僅僅自己的感受的戀愛❤️‍🔥;朋友瘋狂地拿着留聲機執意要找到船上那個“不存在的人”;1900笑對死亡,即使沒了鋼琴手中仍然流淌着旋律🎶

第一次認識莫裡康内這位偉大的作曲家,這部電影的成功完全離不開他的功勞。為什麼真正演奏者的姓名被埋沒了,搜出來全是一個男的,事實上是女生吉達布塔!手舞動得看起來快要出現殘影了太厲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