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隔世追兇》的主題設定,加上本着對穿越劇、玄幻劇的排斥态度,一時間讓我對《信号》這部作品提不起興趣,但其電影版的質感、演技派的演員、依托真實案件和社會現實的寫實背景卻一直讓我挂在心上。每到首爾出差,打開酒店房間電視裡的網飛app,映入眼簾的便是這部評價極高的劇集。
韓國在榮獲奧斯卡榮譽後宛如創作陷入瓶頸期,也可能是奧斯卡的光環讓人對其影視作品期待值進一步提升,幾年間,無論是電影還是劇集毫無新意和閃光點,迫使我開始翻閱“想看”清單,而《信号》也成為了我緩解劇荒,重拾回憶的一部優秀佳作。
劇集開始,我就被男主孤獨、灰暗的童年經曆牽引,一個活潑、開朗的孩童年紀,是什麼樣的過往和遭遇導緻如此引起我極大興趣,誘拐案 充分展現了人性之惡,其一系列效應引出“隔空”無線對講,案件雖有遺憾,但卻以另一種方式對犯人進行懲罰,也诠釋了“除非己莫為”的道理。
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是我們熟知的韓國水原華城連環殺人案,也是韓國史上極其嚴重的一起特大殺人案件。在京畿道水原市生活4年的我自然對當地背景非常熟悉,而《殺人回憶》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韓國電影,使得我對此部分特别關注。我看到,本劇對該案件的描述更形象、更生動,也更殘酷。一幕幕的畫面仿佛把我又一次帶到熟悉的水原華城。年紀輕輕的李刑警首次亮相,其“傻憨憨”的人設讓我一時感到有些做作,但痛失愛人的情節讓人潸然淚下,不得不佩服韓國在煽情上做的很“高級”,是真正對人性的理解和诠釋。
其他幾個案件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更多的是三位主角之間的聯結和羁絆,還有就是過去改變未來的螺旋循環讓人頭腦發麻,而開放式的結局很巧妙展現了“未來之無限可能”。當然,留給我們更多的感觸是:過去可以改變,未來充滿希望,但韓國社會的黑暗面或許一直影響着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