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幹的:
 1 電影尺度比較大,不建議和父母一同觀看。
 2 電影尺度比較大,不建議推薦給父母觀看。
 3 電影尺度比較大,不建議妹子晚上自己在家看。
 4 電影尺度比較大,不建議吃飯時看。
 5 電影氣氛十分壓抑,不适合相親時看。
 6 電影氣氛十分壓抑,不建議有自殺、抑郁傾向以及患有心理病史的同學觀看。
 
 以下是日記正文。
 
 片子下載下來已經快一個月了,
 終于找到一個時間,
 一口氣看完。
 
 我從男主交代碎屍過程開始心跳加速,
 一直到現在,
 影片結束十多分鐘了,
 身子還在抖。
 
 并不是因為殺人兇手的變态,
 也不是因為碎屍的血腥,
 而是男女主身上透出來的,
 深深的絕望。
 
 上一次看片子看成這樣,
 還是在遙遠的血色婚禮上。
 直到凱特琳夫人倒在血泊裡,
 屏幕慢慢暗去,
 我還不敢相信狼家就這麼碎了。
 
 然而彼時史塔克家族還有鋼鐵俠(大誤),
 而在踏血尋梅裡,
 孤獨的男女主除了他們自己,
 還有誰呢?
 于是她借他的手得到解脫,
 他用自己的餘生,
 報答這份來自陌生人的信任和溫暖。
 
 所以,
 男主身上變态殺人狂的光環并沒有讓我恐懼;
 碎屍的場景也隻是讓我惋惜女主的凋零;
 吓到我的,
 或者說讓我極度不适的,
 是男女主自己對待自己生命的态度——
 那麼厭惡,
 那麼不屑,
 那麼,
 冷酷無情。
 
 很多影評裡,
 提及了近年來的港漂熱潮。
 他們說女主的死,
 緣自港漂族巨大的生存壓力。
 然而我不這樣認為。
 
 失戀之前的女主,
 即使為生計所迫去做援交,
 也還是對生活充滿向往。
 她在首飾店裡試戴耳環時的眼神,
 一如片頭坐在火車上時,
 一樣的純粹。
 直到她為嫖客墜入愛河,
 然後奮不顧身,
 然後,
 粉身碎骨。
 
 能傷害我們的,
 隻有人;
 能傷害我們的,
 隻有我們自己。
 
 影片臨近結束時,
 郭富城去女主家探望。
 彼時女主已經故去兩年餘,
 她的照片挂在牆上,
 笑容一如開始的時候。
 
 那一刻,
 我淚流滿面。
 
 看過踏血尋梅,
 該何以面對生活呢?
 該何以面對生命呢?
 該何以面對,
 我們自己的心呢?
 
 人們總說,
 選擇死,
 要比選擇生來得容易。
 然而真的面臨死亡時,
 你是否真的對生命,
 毫無眷戀呢?
 
 所以我想,
 有了女主的先例在,
 那麼當我們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氣時,
 就可以堅強地走下去了吧?
 或者,
 更加心無挂礙地,
 訣别。
 
 于是正值花季的女主就這麼死去了,
 被掏肝挖肺,
 被剝下面皮,
 被砍下頭顱,
 然後沉入海底。
 而男主要在狹小的牢房中,
 過完餘生。
 
 兩個生命就這樣毀滅,
 悄無聲息的,
 好像羽毛落地般無知無覺,
 而生活,
 還在繼續。
 
 生命之輕,
 不過如此。
 
 我想,
 我應該釋然吧。
 
 晚安,
 地球人!
生命之輕,不過如此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