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表現得生活狀态好頹廢,主角貌似有精神疾病。粉色跑步機的鏡頭是全片唯一的意識片段,也是從這裡開始讓我對主角與男友動手的片段産生了混亂感。

影片沒有刻意用很壓抑的色調,挺平常的,但也沒什麼生機。主角追求出軌刺激感奔跑的,不自由像掙紮。

影片中心理咨詢的部分讓我想了很久。心理師:“聽你話裡的意思,我認為你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你在心裡給自己設了一套标準。要求自己應該怎麼樣,必須做什麼?但你壓抑了真正的自己。你覺得呢?比如就像你剛才說的那樣。你覺得自己的爸爸是個差勁的父親。她做了很多無法原諒的事。但你認為抛開父親這個身份,你應該尊敬他這個人。原諒他的所作所為。”主角“對。我要尊敬他,原諒他。”心理師:“人呢,不管心裡怎麼想都沒關系。隻要藏在心裡就好。“隻要藏在心裡怎麼想都沒關系?”“是的。隻是想一想誰也管不到你。如果你一個人的話,不管說什麼話,甚至寫下來發洩都沒關系。我覺得你不用壓抑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否則你隻會折磨自己。”“那如果是蘿莉控的話,隻在腦子裡幻想侵犯小女孩兒。也沒關系嗎?”“你是蘿莉控嗎?”“怎麼可能?隻是打個比方。”“為什麼你要用戀童癖打比方呢?”“因為做的事和想的事不一樣。那種表裡不一的人不是很可怕嗎?”“為什麼你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怕呢?”“為什麼呢?”

這還讓我想起了課上老師提過的一個實驗:你在一個遇難的輪船上,船上有一個七十二歲的醫生,一個得了癌症的小女孩,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小男孩,一個貪污過的公務員,一個年輕能幹的工人,一名船長,一個很有航海經驗的犯人,一個企業家,一名從事性行業的女性,一名神父,此時有一個小艇但是隻能救五個人,你會選誰呢?不同的同學給出了不同的回答,老師說沒有對錯,隻是我們有着不同的價值觀念,還是道德觀念。但我發現,我想對我來說可怕的不是做出5個選項,可怕的是不管我做出哪5個選項之後,我總是會覺得自己是不對的,以至于最後我可能不會救任何一個生命。為什麼不能笃定一點?為什麼不能在一種價值觀裡堅定的相信呢?或者說我需要接受的是就是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任何一種答案都可以是正确的選擇,我需要深信這一個觀點。

影片心理咨詢的部分占比并不大。總體像人某些精神困境的集合,沒有告訴我們完全的解法。在影片最後,主角和鄰居姐妹一起跳躍火堆時,響起了童謠,是全片唯一一個讓我感受到很治愈,很溫暖的地方,我想我們總要記得生命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