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字數限制實在太少了,隻好寫影評。

從整個影片的完整度來看還是不錯的,各方面都可圈可點,商業性拉滿,主角的演技很細膩,劇情設計比較完整,配樂還是一貫的印度色彩。

從故事來說吧,引發感慨的地方太多,一邊看着一邊時不時停下來思考。

首先影片開始,就寫出來官員和商人勾結,明目張膽去黑市售賣本來是要給農戶的種子,直接就描繪出社會的腐敗。

在一個副警司去查學校作弊的時候,校長表現的很遊刃有餘,同時給警官黑白兩道的威脅。說明當地基本上快“爛透了”。

後面男主去趕考,丢包的情節設計的太巧妙了,這個轉折很好。能想到他的包會丢,但是直接由旁邊散發出“善意”帶着孩子的女性來完成,給人震撼更大。

趕考不成又去轉戰德裡。在請求高木兄弟幫助的時候,演員演技很自然。男主有很強烈的自尊心,讓幫忙找工作還希望私下裡談,這裡展現的很好。

在圖書館還是哪裡有個情節,一個長輩說他30年前就參加了4次考試。我覺得很震撼。因為30年後的男主依然如此。考試的機制到現在從來都沒有革新過?如此狹窄的上升渠道,不同的考生人數、不同的年代,竟從來沒有過相應的革新嗎?

然後想談一下片中女性角色。最開始有一個片段,奶奶給他錢還要偷偷的瞞着他母親。我不知道這段是真實情節改編還是編劇故事設計。看前面和後面的劇情,他的母親一直都在很用心地為這個家庭工作和付出,甚至為了生活連家裡的牲畜都賣掉,為什麼要瞞着他的母親呢?支持孫子考試不能全家人商量一起努力嗎?

如果兒媳是那種大手大腳的人也就罷了,可是明顯與影片中母親人設不符。怕讓兒媳知道,但給孫子錢可以?很奇怪的情節。再加上一直在說如果你當上警察,你的爺爺會很驕傲的……這讓我思考,是不是在表達一種隐含的父系傳承。可能是在印度社會中女性角色的缺失,造成奶奶隻是在傳達他爺爺的意志這種古怪情節。看到那段皺了眉頭,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極端的印度社會的父權觀念。

但看到後面,出現了一個聰明、強大、獨立的女主,讓我又改觀了。我想,也許隻是在反映老一輩的觀念,新一代還是有所進步。結果看完電影後,看到科普說感情戲不是原型,兩人是男生考試後在婚戀網認識的……一瞬間竟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然後要談到電影的幾個缺點。

1、最大的問題——影片裡導演不敢談論什麼?

思考一下,如果他父親這樣的事情會持續發生,是因為印度總警察局少一個男主這樣的人嗎?我想也并不是。根源還是在于制度、種姓、階級等問題。

但縱觀全篇,男主想要當印度總局的警察,隻是說要誠實這種品質,然後從上而下影響這個國家;如果他不能當上警察的話,他也要去當一名教師來教誨大家誠實。從始至終他沒有流露出關于制度、種姓、階級差别的憤恨(或者埋怨),總是在說鄙視某個人誠不誠實。

我覺得這種理念異常的滑稽,他根本就支撐不起來。在明朝,腐敗到那個程度,從上到下全部腐敗,所有人都是德行有虧、毫無節氣的嗎?在他們把讀的聖賢書喂到狗肚子裡之前,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導緻了他們的腐敗?

男主在去保釋他朋友的時候說的話全部都是法律法規相關的,為什麼在面試的時候說的話變成了誠實這種道德相關的。難道你要要求一個人僅憑道德就能成為好官嗎?腐蝕一個官太簡單太簡單。“慎獨”,是所有人追求的,可當一個人貪污腐敗完全沒有什麼可懼怕時,道德又能管束住他幾分呢?

我們思考了那麼多年,想該如何跳出曆史的周期律,我想,答案絕不會簡簡單單是道德二字。

2、第二個問題——影片裡導演在掩飾什麼?

我想恐怕很多人看完電影都受到激勵,尤其是備考的人。

在某篇報道印度公務員考試很卷的文章裡,結尾說:“少數成功案例仍激勵數百萬個印度家庭,馬不停蹄送他們的孩子參加考試。”

其實正相反,大家應該警惕這種少數成功。

在影片裡有一個很虛僞的片段,大意是講,隻要一個人獲勝,整個群體就獲勝。

我認為恰恰相反,如果隻能有少數人的勝利,那就證明背後整個群體的失敗。

你不管怎麼動人地去說主角如何如何走向成功、怎樣實現了自己的目标,都難以掩蓋底層人民上升渠道狹窄的真相。

如果你能看到非常艱辛的少數成功的案例,那隻是因為害怕民憤(曆史周期律)而被迫留出來的狹窄的上升空間。不說别的,就在7月份的孟加拉,學生就因“公務員配額制度”發起了全國性暴力抗議,百餘人死亡。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中斷,實施宵禁,軍隊巡邏。

少數成功根本上掩蓋的是就業的危機和階級的剝削。“印度公務員考試的熱度各地有所不同,總體上北方比南方更愛考公,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南部經濟較發達,能提供更多優質工作機會。”如果上升渠道和就業機會都很多的話,想必也不會出現崇拜、歌頌少數成功的情況。

影片裡面試那段說要讓大家受到教育,說到控制貧民選票問題,但是怎麼不敢說的更深,其實是要通過受教育而完成階級的跨越。

我覺得一部電影,對于這些事情,要麼就完全不講,要麼講了就講深一些。

諷刺的是,據大家的評論科普,男主原型并不是低種姓,而是婆羅門。目前已經在孟買當警務處處長/警察局局長。所以,影片由真實故事改編,那為什麼沒有人拍一個普通的警官,而是拍的這位。當任期間拍這種影片,并且還配合做很多宣傳名聲大噪,是否會涉及到為下一步仕途上的晉升造勢呢?拍攝這部影片背後的資金又從哪裡來?上映後作為原型又獲益幾何?這幾個問題很尖銳,希望是我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