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空白的口号。整部劇最堅韌最獨立的竟是一代光禮,做着用命拼的海女,每一次下海都是生死相博,自己購買的宅子,有自己的白菜地,思想超前到不允許女兒走和自己一樣的道路,不允許下海。她眼神有狠勁,即使沒有血腥的畫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有喉口有股血腥氣,那是咬着牙多憋一會氣的韌勁。二代愛純割裂感太重了,孩童時期明明叛逆張揚趾高氣昂敢于頂撞老師,青年卻是個文藝害羞女,連賣白菜都要談自尊,完全不像是母親離世寄人籬下要照顧弟弟妹妹的人設,還是個戀愛腦。因為青梅竹馬一直偏心照顧自己梁寬植要去走運動員生涯,去阻攔讓他留下。最終這對戀愛腦二代在一起了,都錯失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在那個年代,從小見證母親的堅韌,海女的痛苦,被重男輕女地對待,竟然還能選擇愛情,真的是被保護的過分好了。說實話文藝女戀愛腦更會是在兩代人托舉下的三代出現。二代愛純在成為母親後變得溫婉賢淑了,被困于廚房家事,沒有了昔日的鋒芒,人物不精彩不立體。甚至都沒有描述她的心境變化曆程,倒是寬植為家庭的付出及努力比愛純的精彩。也許有人說是因為有愛才心甘情願被困于家庭,受制于家庭瑣事。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貧困的感覺吧,貧困是所有的勞動力都會參加家庭生産,光禮就是很好的例子,既要工作賺錢又要照顧家庭。後面奶奶出錢資助他們一家買了船,他們買回了光禮的房子,還定制了貝母衣櫃,照理說生活不會那麼艱辛。對比有三條船的股長一家,即使比不上他們家,也不至于30年還這麼貧窮,還差點要交不上金明的學雜費。邏輯不太合理,愛純在這期間是可以走出家庭瑣事的,從她能當副股長抓跳交際舞的人就可看出,她一直有理想抱負,她有機會學習深造的。連股長妻子到退休年紀都可以考房地産經紀人,愛純卻一直生活在愛的影子裡。

再說到三代,不理解為何要同一位演員演繹,三代的形象和氣質是與演員相符的,很多情緒和青年愛純太相似了,才會導緻青年愛純才更像是被愛包圍的三代。金明的成長更是一筆帶過,簡單地考入首爾大學,雖然在一次情緒爆發中怒斥自己很厭煩是家裡的長女,但也隻是在這短暫的篇幅裡突然地情緒爆發,沒有成長經曆,這一段很蒼白無力,像是無病呻吟。但有很多現實中的長女代入了台詞。

總的來說,三代人的成長沒有明顯的劃分及層次,雖然是女性成長故事,但光環都在男性及周圍人物身上,二代寬植多次受傷被欺負等等的隐忍情節,海女阿姨及鄰居等的互助情節。打着女性外衣實則還是歌唱愛情,不談女性自身覺醒及成長,依舊是老一套的被人愛能滋養,包裝幾句能講入人心的台詞,就當做女性幾代人的努力了。無法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