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世間的苦啊,愛要離散雨要下。世間的甜啊!走多遠都記得回家。平凡的我們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來自《人世間》的歌詞。

管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中國半個世紀的滄桑變遷,縱切上至官場下至民間的塵世冷暖,這就是2022年開年爆款年代大戲《人世間》。該劇由執導過《傾城之戀》《人民的名義》的導演李路操刀,改編自由梁曉聲同名小說。劇情以北方城市的一個平民社區“光字片”為背景,講述周家三兄妹周秉義、周蓉、周秉昆以及鄰裡朋友們近50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我對于這部劇主要角色的解讀先後寫了五篇文章《周蓉&馮化成&蔡曉光:三個人的世俗與浪漫》《鄭光明:善念佛心塵世光》《鄭娟:大江溯輕舟》《周秉昆:樹大根深善土養心》《周秉義:士弘毅死後已》,解讀完了劇中幾個主要人物,今天寫個綜評。


【貳】

劇本改編:4顆星。文學作品改編為影像作品,最大的問題是取舍。這方面電影與電視劇不同,電影時長短可取部分,比如張藝謀拍《歸去來》取的僅僅是結尾部分,屬以小博大,深海取珠。但是電視劇不同,尤其是年代長劇,動辄都是五六十集,大約20部電影的長度,超長的劇情決定了文學作品作為電視劇的母本,其時代背景、人物關系架構、個體角色命運等都要做最大化地運用。《人世間》的故事維度展現面相比其他近現代小說寬一些廣一些,無論是從時間軸還是人物架構來看都算得上小型史詩級的配置。

文學作品往往因為語言的極緻追求或者作者的個體思想表達有時會不太符合電視作品的審查機制或者當時觀衆的訴求,因此改編上需要下些功夫的,尤其是大作家的作品,更是難以下刀。編劇王海鸰在故事改編方式上是潤物細無聲的,除去一些劇情銜接的地方(可能是剪輯或者拍攝問題),通篇故事邏輯以及人物性格命運的展現都是不錯的,尤其是角色的性格塑造,對于原作中的人物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周家三兄妹,原小說的人物瑕疵部分做了些許的改編,這些小調整讓這個人物要可愛一些,接地氣一些,也溫暖一些。

至于整體劇情展現,我給前38集大大好評,後20集的劇情有些像流水賬一樣的紀錄片,劇情基調反複在悲調上拉扯,沒有嚼勁兒了。故事也好,影視劇也好,應該是有畫面止境的,這樣才會回味的餘地。而本片的最後一部分等于是把一個事情給說幹了,一點餘味和水分都沒有了,除了周秉義的那段光子片搬家幾乎沒有可看的大事件。這部分對于一些人物的轉變也是草草帶過,還有一些沒有交代的小邏輯。雖然這是很多劇的通病,但是這是個爆款劇,它應該經得起檢驗。

服化道攝像:4星半。年代劇有自己的畫風,尤其是中國的年代劇是獨有的那種色調。懷舊色少不了,還得有那種暖暖的色調,因為那個時代,即使中國經曆着陣痛,但是人們也有對新生活的朝氣蓬勃的夢想。雖然服裝色調款式單調,但是人的精神面貌是新的,海軍衫,青色藍,土綠色的軍裝,還有東北标配的深色皮帽子和棉襖,那些凝重服裝色,展的卻是紅光滿面的笑顔。無論是留城的工人,兵團的兵,還是下放的知青,他們都在努力生活,等待新的契機。

我最喜歡的鏡頭是劇中那些年味的細膩鏡頭展現。順着光字片胡同一路走着,是那經年飛舞的瑞雪,是那應時搖曳的紅燈籠,是那嶄新有光的對聯。那些密集低矮的平房緊挨着取暖,高高低低的煙囪裡冒着的熱鬧升騰的煙火氣。每個小家的鍋裡都煮着熱騰騰的餃子,那熱乎乎的水汽,那香噴噴的味道,隔着屏幕也能聞得到。這些樸素有溫度的畫面帶我們的觀衆回到過去,回去那段赤誠的歲月。

演員演技:4星半。主要角色中老中青三代演員的演技全體在線,即使是邊線角色也非常出彩。主演雷佳音、殷桃、宋佳、辛柏青、王陽等都演繹得非常好,尤其是雷佳音,他對周秉昆這個角色的把握最到位。小演員中“小範閑”韓昊霖飾演的鄭光明也相當不錯。老一輩、丁勇岱、薩日娜、宋春麗、張凱麗等老戲骨也都展現了教科書般的演技。其他演員中比如黃小蕾飾演的喬春燕,我認為是唯一一個把各個年齡段都成功完成的演員,相比主演她的演技裡有明顯的歲月曲線的。還有一個演員孫之鴻讓我印象深刻,他飾演的水自流其實是很難演繹的一個同性戀角色,戲份不多,卻是個有些分量的邊線角色,稍有差池就會演得尴尬,但孫之鴻對角色的把控非常精準,是含而不露半隐深意,還有些恰到好處的神秘。

減去的半顆星的原因,一是40多歲演員演20多歲的談戀愛橋段顯得比較尴尬,即使演技再好,也擋不住滄桑;二是劇中第三代年輕演員演技平平沒有出彩的。

剪輯銜接:三顆星。可能是因為過審修改删減所緻,本片的劇情畫面轉換很多地方沒有自然銜接,像是硬接了事件邏輯,直接跳的,沒有技術邏輯。每個角色的平行故事之間的穿插相較同類劇少很多,都是大段德先講完這段再講另一段,隻有劇情上确有交集的地方才有過渡,這是我覺得這個劇比較遺憾的地方。

場景展現:三顆星半。本劇的地域跨度比較大,貫穿祖國大江南北:東三省,北京,貴州,深圳。但可能因為拍攝受限的原因,相比東北胡同小家庭和貴州那段山區局部的細膩展現,在大的地域展現上沒有做夠,格局也被感官上縮小了。


...

【叁】

最後,來談談我對迪士尼買全球版權這個問題的看法。看到這則新聞,我不覺得是什麼所謂中國文化走出去那種自豪感,我首先擔心的是劇中大篇幅地講述那段曆史的灰色和人性被反複錘煉,還有一些容易錯誤解讀的價值觀,翻譯成英文得是個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

鑒于中國的曆史及國情,我們的電視劇内容跟其他國家有一些本源上的區别。但是能夠展現這些本源上的優秀,又能夠讓國外也認同的作品并不多。比如一部非常火爆的古裝劇雖說是賣到國外去了,但是翻譯成英文又剪成了迷你劇,外國人根本就是看個熱鬧而已。有一部網劇真正是火到北美了,因為那是美劇基調的一部劇,跟我們的本源關系隻有一半,是個通識作品,當然我非常喜歡這部劇。

我們早期的有些電影隻有展現中國的屈辱和落後才能走出去,那種所謂的藝術距離老百姓很遠,如今國家實力提升,發展日新月異,這種藝術也在減少,希望将來越來越少吧。中華民族複興,是國家回到我們應有的位置,那麼我們的影視劇作品也應該有自己的位置。

最後,我很喜歡《人世間》,這部劇是爆款無疑,但是是否是經典,需要歲月來印證。作為一個對劇結尾很看重的觀衆,如無特别情況,我不會複習這部劇。

文末以《人世間》歌詞結束,這歌我會反複聽的。

“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

祝你踏過千重浪

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在媽媽老去的時光

聽她把兒時慢慢講

也祝你不忘少年樣

也無懼那白發蒼蒼

若年華終将被遺忘記得你我

火一樣愛着

人世間值得

有多少苦樂就有多少種活法

有多少變化太陽都會升起落下

平凡的我們一身雨雪風霜不問去哪

随四季枯榮依然迎風歌唱”

《人世間》完結劇評

--時與貓璞光影小字--

2022.3.7